文本描述
基础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
2019年度小课题立项申请·评审表
小课题
负责人
张雪莲
学 科
语文
学历
本科
职 称
中小学一级
课 题
名 称
微课在小学语文知识点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选
题
缘
由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随着“微”时代的来临,开发微课课程资源正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这种开放的可重复的教学资源有助于学生的复习与学习,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有重要意义。本课题组对此展开了调查,情况如下:
一、现有状态
如何提高微课的利用价值,让微课更好地服务小学语文知识点教学及学习,目前缺乏必要的研究。具体表现在:
(一)会做不会选,实效性不强。
目前部分教师都能做一节完整的微课,但微课选材内容不精细,教学内容实效性不强,不能有效地为学生的学提供服务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
(二)内容良莠不齐,针对性不强。
微课做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进入小学语文课堂及学生学习生活的时间还较短,呈现给学习者的内容不是特别多,特别是针对学生知识点学习的内容更少,这和当前微课教学研究不够深入,缺乏有针对性地系统地制作有相当大的关系。
(三)知识点教学难以全方位兼顾,学生掌握差异性大。
语文知识点其实就是语文知识学习的最小单位,最具体的内容,在教学中往往会无法全方位兼顾,或是虽未被忽视却得不到学生的重视,或是虽得到学生的重视但因理解和接受能力有限,无法及时消化吸收。
二、前期尝试
围绕利用微课进行知识点学习课题组成员在前两年做了一些尝试,略有心得,其中《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获2017西安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西安市微课大赛三等奖。《找近反义词的方法》获2018西安市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西安市微课大赛三等奖。在尝试中课题组成员认识到微课作为现代化教学形式的一部分,对于小学语文课程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教师应从理念上意识到这一模式的价值所在,意识到它对教学及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意义。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课题组旨在通过利用微课进行知识点学习的实践性研究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服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研
究
设
想
一、课题的界定依据
微课的概念:(胡铁生,2013,微课定义3.0版),微课又名“微课程”,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
把微课和语文知识点学习结合开发,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它在教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它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如何设计、开发和实施微课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课题小组认为“微课”在本质上是完整的教学活动,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等辅助性教学资源。
二、研究意义
(一)研究的理论价值是此次课题主要推翻了之前传统教学观念,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做为中心。在理论上将新形式的教学及学生利用微课展开知识点学习的过程进行科学的阐述,对于小学阶段教师的语文微课知识点教学方式和手段要进行充分实践研究,得到适宜的教学方法。
(二)实践价值在对此课题进行研究时,需要时刻将微课的教学法进行实践操作。教师需要权衡整个教育教学环境,及实际操作效果,为其他教师经后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帮助。同时可以很好地服务小学语文教学中无处不在的知识点学习,它既可以提高孩子课堂学习兴趣,又可以提升教学效率,同时可反复使用,帮助孩子课前预习,课后巩固起到事半功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