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高中语文“五生课堂”深化研究》开题报告
江苏省射阳中学
一、前言
《高中语文“五生课堂”深化研究》在2012年10月申报获批盐城市名教师专项课题,此课题批复下来后,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资料,2013年5月在此研究基础上进行提升,申报省“十二五”2013年度规划滚动立项课题。2013年11月,课题被省规划办批准立项,编号中D/2013/02/024,课题批复之后,因学校忙于搞校园文化艺术节及教学大奖赛,之后就是教学对外开放日和期末考试,未及时组织开题。虽然这样,课题组成员还是按照申报时的计划进行了分工与研究。本打算这学期3月下旬组织开题,现在市里统一组织开题,既省却了课题组请专家的周折,又为课题组成员提供了可供学习的样本,真是意想不到的一件幸事。
二、正文
(一)问题的提出
由于高考的杠杆作用,高中语文的课堂容易变成题目的操练场,学生学习单调,兴趣枯燥,不利于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江苏作为文化大省,2005年全面进入新课程至今,已经8年了,这八年间,高中语文教学也随之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许多学校提出了时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苏州中学黄厚江老师提出的本色语文课堂、张家港市教研室蔡明老师提出的生态语文课堂、南京金陵中学河西分校提出的生本课堂、常州市教研室朱平老师提出的动态生成课堂等,这些研究起步早,在省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这些研究大多带有片面性,不能涵盖新课程的全部要求。今年两会后,高考改革更成为当务之急,与之配套的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推进与深化势在必行。语文教育应及早找到突破口。
作为省教育厅命名的新课程实施样本校的江苏省射阳中学,2009年,为配合盐城市教育局提出的“有效教学年”的实施,在对课堂结构做了大量的研究之后,借鉴上述各地研究经验,提出了“五生课堂”的构想。2010年在全校范围内实施,从提出理论,全校发动,全员参与到举办各种开放活动、沙龙活动到向全县推广,我们用了三年时间在本市范围内创建“五生课堂”的品牌,制订了“五生课堂”实施细则和评价标准,取得了初步的成果。2012年10月出版了《五生课堂的理论与实践》一书,该书汇集了近几年来全校老师在五生课堂方面的探索,包括高中语文课堂。
射阳中学提出的“五生课堂”,在国外极少这一方面研究资料。就国内而言,该校2009年提出“五生课堂”研究是全省乃至全国首家,当时百度搜索结果为0。如今在百度搜索中键入“五生课堂”,虽有12页相关内容,但一一打开后,课题组发现正在搞此课堂研究的时间一般都在2011年之后,而且大多是名同内容不同,如沛县教研室提出的打造“五生·三权·五步”生态课堂,其“五生”是生命、生境、生动、生活、生发,常州金坛市水北小学提出的“五生课堂”是生命、生本、生态、生活、生动,时间为2011年,这说明我们的研究工作至今仍走在各地的前列,且广泛为人接受。2012年11月,应广西崇左市教研室之邀,我校各科老师为该市高一教师开设“五生课堂”示范课,并做了讲座,获得该市教育局领导的好评。我们在“五生课堂”研究方成有成熟的做法,经过“五生课堂”的洗礼,学校教育教学实绩在市名列前茅,语文学科也由先前的后进变为先进,市教科院在不同场合下也对我们的“五生课堂”进行了细化指导。语文教学是苏北高中教学的软肋,关键是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与能力与苏南学生比皆处于劣势。我们想在此基础上,本课题对高中语文“五生课堂”进行深化研究,既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又有较强的实践价值,只要科学严谨地推进,定能改变教师教的意识,改变学生学的习惯,从而使苏北语文教学走向一个更广阔的天空。
(二)课题的界定
1.关于“课堂”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给学生提供了课内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实践体验,使他们在活动中感悟道理,体验情感,反思自己的所为,规范行为。
2.关于“五生课堂”
“五生课堂”是课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