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风场设计方案评价方法探讨
2018.10
总体评价思路
发电量
安全性
度电成本
迭代复核
发电量相关因素
测风仪器是否经过标定?超期的后标定?
安装方式是否合理?
复杂地形遥感数据是否经过气流倾角修正及风向修正。
测量代表性:测风位置、数量、时间
测风点处风况是否受微观地形影响(测风点位于背风坡流体分离区域,区域内地形效应导致低风速、高湍流)
测风塔的选取
测风时段
测量误差控制
测风数据采集——输入
冰冻、传感器故障、障碍物影响扇区数据识别及筛选
相关性分析
外推计算方式是否适用于目标高度
订正方式与相关性是否匹配
测风数据采集——加工
计算方法:线性WAsP or CFD or 降尺度
边界条件:地形高程、地表粗糙度、大气稳定度
计算模型:计算域和网格大小选取、多塔互推验证
Rui Pereira et all, Comparing WAsP and CFD wind resource estimates, MEGAJOULE Inova??o, Lda(葡萄牙)
流场仿真——计算误差控制
测风塔选取不当(数据质量较差者参与计算)
测风代表年选取和数据筛选原则不统一
水平外推时测风塔位置偏移
历史风速数据存在逐年递减现象时仍采用20年平均水平进行长期订正(乐观高估)
长期订正所使用参考数据与实测数据相关性较差且订正比例小于3%(引入更大不确定度)
CFD计算网格粗糙且进行过度地形平滑处理(易导致错误加速效应)
案例分享
主要原因:
1# 2# 3#测风塔数据质量较差。
厂家1:1#、2#、3#
厂家2:1#、2#、3#、8504#、9542#
厂家3:1#、2#、8504#、9542#
厂家4:8504#、9542#
案例分析——测风塔选取不当
建模时对地形采用平滑处理,使得小尺度地形起伏变化特征不能被准确刻画。
建模选用水平网格分辨率最小值为50m,水平扩散系数为1.1,因此整体网格相对粗糙。
这些地形特征对自由流场的扰动被忽略,从而产生加速效应
风速差异带来的方案发电量差异值达27%。
案例分享——网格粗糙过度平滑处理
功率曲线评估
计算 or 测试的 ?
是型式认证的要求,给出在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的机组出力。
测试功率曲线
在功率爬升阶段,不确定度相对较大
IEC 61400-12-1给出的不确定度来源
典型机组测试功率曲线
测试功率曲线不确定度
环境条件引起功率曲线的差异可以带来 10% 以上的发电量影响。
不同风剪切的功率曲线散点图
不同湍流度的功率曲线散点图
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测试功率曲线不同
特点:
有测量不确定性,为降低不确定性,通常选择较为平坦的地形进行测试
仅代表测试场地,适合用于和测试环境条件相近的风场
评价方法:
关注测试条件和拟选风场的环境条件差异
问题:
测试功率曲线不足以满足复杂多样化风场的应用需求
测试功率曲线特点
基于时域仿真计算
仿真模型建立
模型验证
动力学模型
损失模型
载荷测试
功率曲线测试
部件实验
拟选场址下的动态仿真
环境条件
工况设置
结果处理
仿真动力学模型
仿真(动态)功率曲线获取
案例分享
规则差异会在投标方案评价上不够公平,过高的估计会给项目投资带来风险。
I类折减系数(和机组相关):根据机组情况进行选取。
II类(和风场相关):依据本风电场实际情况,参考行业经验,统一取值。
功率曲线中的部分折减项若使用动态功率曲线可不再进行折减。
折减评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