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第三章
口才技巧
01 交谈技巧
02 应答技巧
03 社交技巧
知识目标
理解话题选择的技巧
掌握应答的技巧
掌握社交的技巧
能力目标
在与不同的人谈话时能够选择适宜的话题
能够面对各种提问灵活应答
能够在社交场合中表现自如
1.自我介绍与介绍他人的方法技巧有哪些?
2.为什么“小姐”一词在大城市会是遭人讨厌的称
呼?问题出在哪里?
3.你可以为小宁写一份交谈训练建议吗?
01 交谈技巧
1.1 话题选择技巧
1.2 话题导入技巧
1.3 话题展开技巧
1.4 话题控制技巧
1.5 话题转换技巧
1.6 话题终结技巧
交谈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参与的双向性信息交流的口语表达活动,是人际间最广泛、最直接、最简便的一种言语交流方式,又是一种十分有意义的交际行为。交谈还是统一认识、协调行动的重要双向沟通方式。
就交谈方式而言,主要包括聊天、谈心、劝导等诸多方式,它们都涉及话题的选择、导入、展开、控制、转换、终结等内容与形式问题。
1.1 话题选择技巧
由于场合、对象、交际目的、气氛等的不同,话题的选择会受到较大的制约。因此,应注意运用一定的技巧来选择合适的话题。
?
与听众最感兴趣之事的联系,也就是与听众本身的联系,可稳获听众的注意,并能保证沟通畅通无阻。所以,话题选得巧,可以起到调节气氛的作用,由“要我谈”变成“我要谈”。
听众感兴趣,是因为你的谈话内容与他们有关,与他们的兴趣有关,与他们的问题有关。
——卡耐基
有位女婿初登女友家门时,发现她家的茶杯、茶盘、碗碟都是青花瓷器,就情不自禁地赞道:“这青花瓷器古朴典雅,真美!”这句发自肺腑的话使得女友的父亲十分高兴。他眉飞色舞地把珍藏的各种青花瓷器一一拿出来介绍,两人谈得十分投机。女友的母亲在一旁打趣地说:“一谈起青花瓷器,这老头可有三天三夜的知心话呀”。
这位毛脚女婿观察敏锐,就地取材,选择了一个十分恰当的话题,从而轻松地度过了“上门关”。
1.1 话题选择技巧
(一)要选择听众熟悉的、感兴趣的话题
只有听众熟悉的话题,才能激发他们“听”的兴趣。
法拉奇采访邓小平时,并没有直接开始提问,而是从祝贺邓小平的生日开始。法拉奇从邓小平传记中知道他的生日是8月22日,而邓小平自己却忘记了。
邓小平:“我的生日?我的生日是明天吗?”
法拉奇:“不错,邓小平先生,我从你的传记中知道的。”
邓小平:“既然你这样说,就算是吧。我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是我的生日,就算明天是我的生日,你也不必祝贺我呀,我已经76岁了,76岁是衰退的年龄啦!”
法拉奇:“邓小平先生,我父亲也是76岁,如果我对他说那是一个衰退的年龄,他会给我一巴掌的。”
邓小平:“他做得对,你不会这样对你父亲说的,是吗?”
有这段话做铺垫,法拉奇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完成了对邓小平后面的采访。
1.1 话题选择技巧
(二)要巧妙地借题发挥,吸引听者
巧立名目、借题发挥能很容易地吸引听者的注意。
1.1 话题选择技巧
(三)要给听众发挥的机会
交谈中,既要掌握谈话的主动权,但也要让听众适当地发挥,让他们知道自己也是重要的“角色”。否则,只顾自己说话,问题不断,必将遭遇谈话失败的后果。
有一位记者去采访IT业内的一位知名人士张某。
记者问:“您好,请问您是北大毕业的吗?”
张:“是的。”
记者:“您是学计算机的吗?”
张:“是的。”记者:“请问您是北京本地人吗?”
张:“是的。”
记者:“请问……”
张:“对不起,如果您没有什么事的话,我要去忙我的工作了。”
这就是一个非常失败的采访。如果记者提出的问题能给受采访者一个充分发挥的空间,一定会得到很多精彩的东西。但是这位记者的采访问话,几乎每一句都只需用“是”或者“不是”来回答,完全没有给受采访者提供说话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