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小港河旅游度假区发展计划
盛浩集团/创基机构
2010.05
东线:李坑—汪口—江湾—晓起—江岭
西线:考水—豸峰村—坑头村—文公山风景区—金山—赋春鸳鸯湖—游山村—凤游山
北线:思溪延村—彩虹桥—虹关村—理坑—大鄣山景区—百柱宗祠—灵岩风景区—洪村—严田古樟民俗园
通过婺源现有旅游资源和产品的研究,我们认为婺源发展之症结在于:
“半个婺源”之惑
何为“半个婺源”?
有
无
有田园观光产品
有静态游览产品
有白天旅游精品
有东西环线连接
……
无休闲度假产品
无动态娱乐产品
无夜间旅游工程
无南线的延展
……
我们进一步思考了婺源现有旅游产品存在的问题:
文化资源开发重于表面,内涵和外延均未达到应有的深度;
自然景点景区游线长、看点少,缺乏参与项目;
旅游产品雷同,展示手段过于传统和呆板;
在“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产业配置方面仍存在很多的限制;
旅游产品经济收入以门票为主,服务、度假经济没有形成。
无论从旅游产品的开发还是旅游功能的配置上看,婺源的旅游发展都是不全面的,实为半个婺源!
另“半个婺源”亟待开发……
因此,“半个婺源”之惑正是我们思考小港河流域旅游开发的核心点……
要实质性解决婺源症结,其实就是要:
提升婺源旅游产品功能
高效合理开发旅游配套产业
推进婺源旅游全县全面发展
小港河旅游开发必须完善婺源休闲度假产品;
小港河旅游开发必须推动旅游相关产业的全面提升;
小港河旅游开发必须提出婺源旅游新的开发模式;
小港河旅游区必须成为婺源旅游发展新的增长点。
小港河规划范围勘定
根据土地利用最大化、景观视线最优化原则,勘定了沿小港河旅游发展带规划范围,规划面积为:11981.85亩.
包括了小港村、下呈村、塘村、三家村、上源村、上梅州村、车田村、下石湖村、上石湖村、水口村、上村、洙村等村落;覆盖了小港河、石湖、拥家溪等流域。
小港河区位分析
小港河——石湖——拥家溪
婺源县政府
项目位于婺源县城南面,属于婺源母亲河——昌江河支流,车程15分钟左右;省道308可直达。
小港河现状分析
基地四周山体海拔多为100米—140米左右,属于低山丘陵地带,田地以种植农作物和茶园为主。
小港河流域开发原则
共通性和差异化原则
大旅游开发区原则
自然+生态+人文相结合原则
动静、开合结合原则
小港河开发导向思路
强化主题
——基于小港河流域整合开发的主题明晰化
精品品质
——以“品质”“优于”数量的理念,打造生态田园度假区之典范
注入消费
——加强休闲经济的打造,形成多种商业业态并存的商业模式
与城共舞
——与婺源东、西、北线交相辉映,共铸婺源旅游发展新格局
小港河战略定位
总体定位的核心思考
小港河流域旅游开发的总体定位实质上就是解决两个问题:
举什么旗?——解决的是战略定位的问题,是小港河流域旅游开发的高度问题,需要我们站在整个婺源旅游发展的高度来思考这个问题;
走什么路?——解决的是功能定位的问题,是小港河流域旅游开发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决定了我们将要开发什么类型的旅游产品,满足什么样的旅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