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2010.12.7
素质/行为面试法
BJ_KMYY@126
素质/行为面试
什么是素质?
素质/行为面试的前提假设
行为面试的优势
使用方法:面试官的角色定位
假的行为及其克服方法
练习
“我们所能做的一切就是把赌注押在我们所挑选的人的身上”。
——杰克 · 韦尔奇
素质及其结构
如何找出某个职位的素质维度?
工作分析(Job Analysis)
? Objective of the Role
? Key Tasks & Duties
素质维度 (Dimensions)
素质维度:做好一项工作所必须的
知识(Knowledge)
技能(Skill)
能力(Ability)
动机(Motivation)。
KSAM
动机匹配度
个人与工作、组织价值观的匹配程度。
工作适合度(Job Fit)
组织适合度(Org. Fit )
工作场所适合度Location Fit。
素质维度的结构
? 名称
? 定义
? 关键行为
? 相关工作活动
A. 一个人过去的行为能预示其未来的行为
B. 说和做是截然不同的两码事
——即行为描述面试要注意了解应聘者过去的实际表现,而不是对外在表现的看法和观念。
(事实是一回事,关于事实的观念是另一回事)
了解应聘者过去的工作经历,判断他选择本单位发展的原因,预测他未来在本组织中发展采取的行为模式。
了解他对特定行为所采取的行为模式,并将其行为模式与空缺岗位所期望的行为模式进行比较分析。
素质/行为面试的前提假设
素质/行为面试的优势
客观性
针对性
准确性
真实性
客观性
基于工作的要求,建立一个客观的标准
避免面试官寻找“理想应征者”的可能
前提是:
科学的工作分析
针对性
针对岗位特点,要求应征者针对性地说出自己过去的工作事件中的行为,以及产生行为的动机、个性特征、自我认知、态度等潜在方面的特征(提供与工作有关的具体事件全景)。
只选和工作有关的信息
评估所有与工作有关需具备的技能
容易作出雇佣决定
候选人之间信息一致,平等
同职位的候选人被问相同、类似的问题,以避免“闲聊”,更易确定谁最适合此工作
准确性
关注应聘者在过去的事件中做出的具体行为,面试人员很容易判断应聘人员素质的高低。
高信度,高效度
信息准确,容易作出有效的雇佣决定
真实性
在行为事件面试过程中,由于应聘人员被要求讲述具体的事件以及自己在其中的表现,而非想象其会怎么做,一般应聘人员很难杜撰出一件事来。
由于市场上流行许多帮助应聘人员在面谈时如何表现和回答问题的书,使用传统的招聘面谈方法时,应聘人员很容易虚构或讲出容易取悦于面试人员的话。而且由于不少应聘人员受过应付招聘面谈方面的培训,他们倾向于作出模式化的回答,这使得招聘面谈没有区分度。
而行为事件面试方法由于针对个人的工作行为,能够挖掘每个应聘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从而加强了招聘面谈的真实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