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文件变更/修订履历表
修订版本
修订内容
修订日期
修订人
1.
首次制定
2017.04.1
刘雄伟
文 件 审 批
制 订
审核
会 签
□工程ENG
□销售SAL
□品质QA
□市场MKT
□生产PRD
□研发RD
□采购PUR
□财务FIN
□物控PMC
□人事HR
□仓库WH
□行政AD
批 准
签字
日期
分 发 部 门
□销售SAL □市场MKT □研发RD □工程ENG □品质QA □生产PRD
□采购PUR □物控PMC □仓库WH □财务FIN □人事HR □行政AD
1.设备使用制度:
正确使用设备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避免设备的不正常磨损或损坏,防止人身、设备事故的发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大修周期,降低备件消耗,减少维修费用,确保生产正常进行的关键之一。因此,各车间生产操作者,必须严格按照设备使用规程,正确使用设备。为了加强该项工作的管理,确保设备使用规程能在公司范围内认真贯彻实施,特制定本制度。
1.1设备使用规程的基本内容:
1.1.1设备的性能参数;
1.1.2交接班制度;
1.1.3操作者应具备和做到以下四点:操作前的准备工作;操作顺序;紧急状态的处理;在使用过程中设备与人身安全注意事项。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1)设备启动前,必须按使用规程进行检查;
(2)要熟悉和掌握开机前的联系方法和内容;
1.2必须观察上下工序和设备区域内是否有人工作或置放物件。
1.2.1操作顺序:
a)必须先发出启动设备的警告信号,然后按设备使用规程的运作程序进行操作。
b)设备在启动后和运转过程中,应注意检查(观察)是否有不正常的现象。
c)紧急状态的处理:当设备在启动过程中或运行中,发现异常情况时,为保证人身和设备
安全,必须要当机立断立即停车。
1.3.1在使用过程中设备与人身安全注意事项:
a)非本机操作者未经批准,不得使用;
b)任何人未经批准不得随意取消或改变安全装置;
c)任何人未经批准不得乱割、乱焊和改变设备结构;
d)关键要害岗位(如配电室)实行两人操作确认制,即一人操作一人在旁监护,避免出现
操作失误,导致重大人身和设备事故的发生;
e)必须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交班的操作人员应详细向接班的工作人员交待本班设备运行
情况和尚未处理的设备故障,并填好接班记录,双方在交接班记录上签字;
f)设备在运行中发现故障,凡在本班可以处理的,不得交下一班处理;本班无法完成处理
的,未完成部份可交给下一班,接班人员应接着处理完成,并详细检查;
g)设备在运行部位或运转区域内检修,必须在停机后设备处于静止状态下进行;
h)设备在启动运行中,应对周围环境进行监视,注意仪表指示变化;
i)必须保持设备区域的文明卫生,每班工作人员应对设备进行擦拭及区域内的打扫工作,以保持设备和区域内的整洁。
1.3设备运行记录要求:
1.3.1生产过程中,运行的设备在负荷、温度诸多因素的长时间作用下,机械零部件会磨损变形;电气原件的参数变化,会引起设备运行参数的改变,岗位操作者应及时记录下这些参数;可以准确地掌握设备运行规律,以便对该设备及时进行维护检修,避免设备事故的发生;
1.3.2设备在运行中出现不正常现象,必须随时记录,记录的数据要准确、清楚、完整;
1.4设备运行记录的内容,应及时反映设备的实际运行技术状态,需记录的内容有以下方面:
1.4.1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设备本体发生异常现象,如运转不平稳,出现振动噪音,局部温升超过规定;出现轴向窜动、腐蚀及异常气味、冒烟等情况;
1.4.2电气设备参数的变化,如绝缘、整流、变频等方面的参数及电压、电流、电容等变化情况;
1.4.3设备润滑参数,如集中润滑油的压力、流量、温度及油脂质量变化,管路的泄漏和堵塞异常情况;
1.4.4设备发生事故或故障的全过程(包括时间、现象、原因、特征和后果)及发生前的异常迹象等。
1.4.5车间定期发放和收集运行记录,并整理上交归档。
2.设备维护管理制度:
为了科学地管理好公司的设备,使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原则、有标准、有规程地进行,以达到设备的使用寿命长,综合效能高和适应生产发展需要,特制定本制度。
2.1设备二维护三大基本原则及内容:
2.1.1设备维护工作应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应把设备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监督操作者按设备使用规程的规定正确使用设备,防止设备事故发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和检修周期,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为生产提供最佳状态的生产设备。
2.1.2坚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