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小学体育课跳高教案
学校
教者
任教班级
内容
跨越式跳高:丈量步点 身体素质课课练
学习
目标
1、通过观察和练习,掌握跳高丈量步点的方法,提高助跑效率
2、促进学生掌握跳高完整技术,发展跳跃和协调能力。
3、培养学生自学自治和反思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重点
难点
重点:跑跳结合流畅,两腿依次越过皮筋
难点:助跑有速度,准确踏跳
教学
阶段
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
学生活动
教学组织
设计意图
开
始
部
分
1、课堂常规
2、主题导入
3、常规教育
1、集合整队,师生问好
2、语言导入:运动的魅力就是能不断超越自己,大家想不想跳过更高的高度呢?今天我们就来实现它。
3、在练习中做个有心人,注意观察,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1、学生集合整队,做到快、静齐。
2、聆听教师讲解,理解教学内容。
3、明确学练要求。
四列横队
☆
×××××
×××××
×××××
×××××
纠正队列常规,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
准
备
部
分
1、分组慢跑
2、徒手操
1、慢跑,热身,活动身体各关节。
2、口令指挥学生做徒手操
1、保持队形,注意前后距离,双臂前后摆动
2、听要求,跟老师做,充分活动关节。
分成四组
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
活动身体各关节,做好运动的准备
基
本
部
分
1、复习上一步起跳动作
1、提问上一步起跳的动作方法?
2、请学生来做一做,及时评价。
3、指导学生集体练习,提示节奏快,动作协调
1、回顾旧知,积极回答老师提问
2、学生进行示范。
3、集体练习上一步起跳动作。
四列横队,前后错开
温故知新,带学生回忆上一步动作,熟悉准备姿势与用力的方法
教学
阶段
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
学生活动
教学组织
设计意图
基
本
部
分
2、多步起跳练习
4、让学生体验多步助跑,并在体验中感知助跑、踏点和过竿是否顺畅。
5、引入本课学习内容,反向助跑法,讲解并示范测量步点的方法。
6、分成四小组进行测量步点练习,指导学生进行相互帮助。
7、学生示范,指出优缺点,及时评价。
8、再次进行测量,并介绍学生评价的标准
9、各小组进行学生评价分成A B C三个等级
4、小组长带领进行多步助跑练习,体会如何顺利的进行全程练习。
5、学生认真听讲,仔细观察教师的动作,学会做标记
6、小组长带来下进行测量步点练习。
7、仔细观察同伴的动作并能说一说优缺点。
8、继续改进自己的步点。
9、各小组进行组内评价。
四小组,在各自场地练习
从原地上一步过渡到上三步过竿完整练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有循序渐进的过程。
设置问题:体验五步助跑,是否能达到老师的三个要求,没达到问题在哪里?
在学生发现问题时给与学生帮助,让后让学生通过小组互助去解决问题。
让每个学生参与评价,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再次巩固动作要领。
课课练:
企鹅散步
包剪锤
1、介绍练习方法
2、教师示范
3、教师和学生一起练习
1、认真听讲,明确要求
2、学习进行观察纠正,提高力量素质
四列横队
提高力量素质,在合作练习中增加活动气氛提高沟通能力。
结
束
部
分
1、放松身心
2、总结本科学习情况
1、集合队伍
2、带领学生做放松运动。
3、总结本课:学生表现、练习质量,合作表现等。
4、师生再见
1、集合快、静、齐
2、学生积极模范放松身心。
3、回顾反思,积极发言。
4、
放松身心,缓解疲劳,回顾本课的学习内容,巩固并反思
教学资源
跳高架4付,皮筋4根,垫子4张
密度
练习密度
预计35%以上
平均心率
平均125-130次/分
课
后
反
思
跳高教学设计
李公朴小学 赵煦阳
教材分析:
跨越式跳高是小学体育教学的基本项目之一,同时也是小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它是最接近生活中跑与跨跳的自然动作,其动作结构可分为助跑、起跳、过竿和落地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不能截然分开。它的具体动作就通过助跑,起跳使身体向空中腾起,并越过一定高度的横竿。从技术上分析,助跑与起跳是关键,对于小学六年级学生,起跳的教学尤为重要。另外,过竿的姿势也重要,在各种过竿姿势中,跨越是最基本的一种。根据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和六年级学生作为初学者的实际情况,选择跨越式跳高作为教学重点,有助于学生掌握助跑,起跳的技术及正确方法。增强学生的下肢力量,提高弹跳能力,发展身体的协调性,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和相互合作精神。
方法设计:
本课以学生需求为本,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