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竞品分析 |滴滴 VS 嘀嗒 VS帮邦行:网约车市场 的生存法则是? 作者分别选取了在网约车市场中排名第一具有成熟的运营模式的滴滴打车、社交型拼车第 一的嘀嗒拼车和城际拼车模式比较成熟的帮邦行三款网约车产品进行竞品分析,从行业、 核心功能、交互设计和界面设计等多个方面对三者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总结了自己的相 关建议,供大家一起学习和参考。 滴滴为目前国内排名第一的打车软件,毋庸置疑的行业巨头,具有成熟的运营模式,嘀嗒 拼车是排名top1的社交型拼车软件,帮邦行是目前福建省内排名靠前的网约车软件,城 际拼车模式较为成熟。为分析产品的近似性,故设计滴滴出行部分以滴滴顺风车为主。 报告大纲 01行业分析 1.1 发展历程 网约车应用最早出现于2012年初,市场上先后出现了近百款网约车应用。成立于北京的 摇摇招车起步最早,同年9月嘀嘀打车(现滴滴出行)、快的打车、手机召车三款应用上 线,紧跟大黄蜂打车(上海本土)、打车小秘(现易到)等多款应用形成第二梯队。 2014年1月滴滴打车入驻微信平台,快的接入支付宝平台,两家迅速成为行业佼佼者。 2014年1月,Uber入驻中国沪、广、深三座城市。2015年1月,租车连锁企业神州租车 推出神州专车。2015年2月14日,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合并为“滴滴出行”。 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滴滴出行不论在注册用户数、订单量、月度覆盖人数和月度使用次数 等,均处于行业领先位置。用户规模、司机规模和覆盖城市的快速增长使得网约车平台快 速发展。 图1:网约车软件上线历史 自2012年以来,在线车服务大量涌现,共享经济的兴起,消费者需求的提升,再到2016 年7月28日网约车合法化,出行政策的逐步开放及相关管理办法的出台推动了网约车市 场的发展。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服务模式以顺风车、拼车、专车出租车、代驾、租车为主。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 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3亿,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网约出租车用户规模达 2.25亿,较2016年上半年增加6613万,增长率41.7%,在网民中的占比为30.7%,比 2016年年中增长8.4个百分点;网约专车用户规模为1.68亿,较2016年上半年增加 4616万,增长率37.9%,在网民中占比为23.0%,比2016年上半年提升5.8个百分点。 图2:2016.6-2016.12网络约租车用户规模及使用率 1.2市场现状 在用户需求猛长和线上线下资本力量介入下,网约租车目前成为城市出行的重要方式,出 租车和网络约租车服务在整体服务中表现突出,占据了主导的位置。 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调查显示,2015年中国整体出行需求为28亿次/天,其中约车/专车 的潜在市场需求约为0.9亿次/天。按照目前增长率计算可知,预计2020年约车/专车市 场的潜在市场需求约为1.1亿次/天,对应的市场规模约为1.1万亿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