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软土地区深基坑开挖与支护设计分析
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
深基坑的定义:建设部建质200987号文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规定:一般深基坑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或地下室三层以上(含三层),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工程。
也就是说,一般定义深基坑为:底面积在27平方米以内(不是20),且底长边小于三倍短边,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或地下室三层以上(含三层),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工程。
www.themegallery
定义
由于我国地少人多,人均占有土地还不及全世界人均占有土地的1/10,为节约土地,向空间要住房,向旧房要面积,许多高层建筑拔地而起.据不完全统计,1980~1989年10年间,我国新建高层建筑1000余幢,1990年~1999年10年间,全国新建的高层建筑超过9000幢。
适当发展多层和高层,向空中和地下发展,是解决我国土地资源紧张的一条重要出路.随着城镇建设中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大量涌现,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多.同时,密集的建筑物,大深度的基坑周围复杂的地下设施,使得放坡开挖基坑这一传统技术不再能满足现代城镇建设的需要,因此,深基坑开挖与支护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
绪论
基坑越挖越深
工程地质条件越来越差
基坑四周已建或在建高大建筑物密集或紧靠重要市政设
基坑工程事故多
基坑围护方法多
基坑开挖与支护状况
深基坑土方开挖
深基坑挖土是基坑工程的重要部分,对于土方数量大的基坑,基坑工程工期的长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挖土的速度。另外,支护结构的强度和变形控制是否满足要求,降水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都靠挖土阶段来进行检验,因此,基坑工程成败与否也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基坑挖土。
整个的土方开挖顺序,必须与支护结构的设计工况严格一致。要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www.themegallery
中心岛式挖土
放坡开挖是最经济的挖土方案。当基坑开挖深度不大(软土地区挖深不超过4m;地下水位低的土质较好地区挖深亦可较大)、周围环境又允许时,经验算能确保土坡的稳定性时,均可采用放坡开挖。
中心岛(墩)式挖土,宜用于大型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撑型式为角撑、环梁式或边桁(框)架式,中间具有较大空间情况下。此时可利用中间的土墩作为支点搭设栈桥。
盆式挖土是先开挖基坑中间部分的土,周围四边留土坡,土坡最后挖除。这种挖土方式的优点是周边的土坡对围护墙有支撑作用,有利于减少围护墙的变形。
深基坑土方开挖注意事项
1.土方开挖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2.防止深基坑挖土后土体回弹变形过大
3.防止边坡失稳
4.防止桩位移和倾斜
5.配合深基坑支护结构施工
土方开挖阶段的应急措施
基坑排水、降水方法
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当开挖底面标高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或沟槽)时,由于土的含水层被切断,地下水会不断渗入坑内。地下水的存在,非但土方开挖困难,费工费时,边坡易于塌方,而且会导致地基被水浸泡,扰动地基土,造成工程竣工后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使建筑物开裂或破坏。因此,基坑槽开挖施工中,应根据工程地质和地下水文情况,采取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措施,使基坑开挖和施工达到无水状态,以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的顺利进行。
基坑、沟槽开挖时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很多,一般有设各种排水沟排水和用各种井点系统降低地下水位两类方法,其中以设明(暗)沟、集水井排水为施工中应用最为广泛、简单、经济的方法,各种井点主要应用于大面积深基坑降水。
www.themegallery
排水方法
集水坑排水的特点是设置集水坑和排水沟,根据工程的不同特点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
1.明沟与集水井排水
2.分层明沟排水
3.深层明沟排水
4.暗沟排水
5.利用工程设施排水
www.themegallery
淤泥土蠕变性强,基坑工程设计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采用排桩支护时桩间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桩间土体流失。对于二层地下室,排桩支护时采用桩间喷射砼防挤土效果不明显,建议采用水泥搅拌桩进行嵌桩或在围护桩外侧单独设置防止桩间挤土的措施。
总结
基坑边线设计时应尽是避免出现内阳角,特别是在软土深基坑中,阳角处易形成应力集中,成为围护体系中的薄弱环节。
当多个基坑工程同时施工时,要根据每个基坑的支护特点安排合理的施工顺序。
总结
www.themegallery
祝大家学习愉快!!!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