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深基坑支护技术
一、绪论
二、深层搅拌支护
三、排桩支护
四、地下连续墙支护
一、绪论
1.深基坑工程具有的特点:
1.1建筑趋向高层化,基坑向大深度方向发展;
1.2基坑开挖面积大,长度与宽度有的达数百米,给支撑系统带来较大的难度;
1.3在软弱的土层中,基坑开挖会产生较大的位移和沉降,对周围建筑物、市政设施和地下管线造成影响;
1.4深基坑施工工期长、场地狭窄,降雨、重物堆放等对基坑稳定性不利;
1.5在相邻场地的施工中,打桩、降水、挖土及基础浇注混凝土等工序会相互制约与影响,增加协调工作的难度。
一、绪论
2.深基坑开挖的分类、工作内容与程序
2.1深基坑开挖的分类
根据场地条件、施工、开挖方法,可分为无支护开挖和有支护开挖。
2.2开挖方式及内容
无支护
有支护
降水工程
土方开挖
地基加固及土坡护面
围护结构
支撑件系
土方开挖
降水工程
地基加固
监测
环境保护
一、绪论
3.深基坑开挖与支护工程的工作内容与程序
深基坑开挖与支护工程
委托勘察单位
岩土工程勘测及调查
场地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勘察
对周围环境的调查
对深基坑开挖与支护方案的建议
基坑是否降水及降水方案
勘察报告
施工招标
基坑开挖、支护、降水等技术方案及造价、工期的比较
一、绪论
检测方法
开挖方法
支护方法
降水方法
可能引发的事故及防治
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工期
造价
确定施工单位
初定方案
基坑深度超7m时,应经专家委员会审批
支护结构设计,降水设计
设计单位
一、绪论
施工单位
基坑开挖、支护、降水的施工组织设计
基坑开挖、支护、降水的施工的实施
监测
对可能发生的险情的应急处理
基础施工
基础工程施工总结
基础工程竣工
回填、支护结构回收
验收
Y
N
深基坑开挖与支护工程的工作内容与程序
一、绪论
4.支护结构的设计原则与类型
4.1支护结构设计的原则:
4.1.1安全可靠:满足支护结构本身强度、稳定性以及变形的要求,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
4.1.2经济合理性:在支护结构安全可靠的前提下,要从工期、材料、设备、人工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综合确定具有明显技术经济效果方案;
4.1.3施工便利并保证工期:在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下,最大限度地满足方便施工(如合理的支撑布置,便于挖土施工),缩短工期。
一、绪论
4.2支护结构的类型:
4.2.1深层搅拌水泥土挡墙:将土和水泥强制拌和成水泥土桩,结硬后成为具有一定强度的整体壁状挡墙,用于开挖深度3~6m的基坑;
4.2.2钢板桩:用槽钢正反扣搭接组成,或用U型和Z型截面的锁口钢板桩。用于开挖深度3~10m的基坑.
4.2.3钢筋混凝土板桩:桩长6~12m,打至地下后,顶部浇筑钢筋混凝土圈梁后,设置一道支撑或拉锚,用于开挖深度3~6m的基坑。
4.2.4钻孔灌注桩挡墙:直径Φ600~Φ1000 ㎜,桩长15~30m,组成排桩式挡墙,顶部浇筑钢筋混凝土圈梁,用于开挖深度6~13m的基坑;
4.2.5地下连续墙:在地下成槽后,浇筑混凝土,建造具有较高强度的钢筋混凝土挡墙,用于开挖深度达10m以上的基坑或施工条件较困难的情况
一、绪论
5.目前支护结构设计施工中的一些问题
5.1设计方面:对地质资料(包括流砂、暗沟、洞穴、承压水层等)了解清楚,查明周围各种地下管线、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使用要求。
根据基坑的开挖深度选择合适的围护结构域支撑系统。支撑类型常用井字形加角撑、圆形、椭圆形钢筋混凝土环梁封闭式框架支撑结构。目前对深大基坑支撑体系的材料常采用钢筋混凝土由于在拆除时需要爆破,使用受到限制。因此,对深大基坑,有用钢结构逐步取而代之的趋势。
5.2施工方面:在施工中发生事故的原因大致是施工质量问题、超挖问题、施工管理问题等。
5.2.1支撑结构不合理,施工质量差。如钢管支撑支点数量少,联接不牢固;有的钢管与斜撑、支撑焊接质量不好,经常发生焊缝拉裂;有的钢管使用多年,壁厚变薄,结果部分钢管变形大,节点遭破坏,而后整体破坏。
一、绪论
5.2.2超挖是基坑施工中的“大敌”,有些工程没有做到先撑后挖,而是一挖到底、先挖后撑的不良施工方法,往往会发生险情甚至事故。
5.2.3现场施工管理,往往是工程总包一家、支撑系统一家和开挖土方一家,三家如何协调稍有疏忽就会出事。管理上层层分包、多层分包,更容易发生偷工减料而引起事故。
5.3监测方面:深基坑施工中的监测工作是指导施工、避免事故发生的必要措施,也是进行信息化施工的手段;监测也是检验设计理论的正确性和发展设计理论的重要依据。
一、绪论
6.作用于支护结构的荷载
6.1作用于一般结构上的荷载为:
6.1.1永久荷载(恒荷载):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值与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计的荷载。如结构自重、土压力等。
6.1.2可变荷载(活荷载):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随时间变化,且其变化值与平均值相比不可以忽略的荷载。如楼面活载、汽车、吊车及堆载等。
6.1.3偶然荷载:在结构使用期间不一定出现,但一旦出现,其值很大且持续时间较短的荷载。如地震力、爆炸力及撞击力等。
一、绪论
6.2作用于支护结构上的荷载主要有:
6.2.1土压力;
6.2.2水压力;
6.2.3影响区范围内的建筑物、结构物荷载;
6.2.4施工荷载 :汽车、吊车及场地堆载等;
6.2.5若支护作为主体结构的一部分时,应考虑地震力;
6.2.6温度影响和混凝土收缩引起的附加荷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