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向华为学习:任职资格与员工能力发展
问题在哪里,先思考一下困惑(10个问题)
1、每年热闹的KPI背后,没有清晰的实现途径,员工和管理者疲于奔命,KPI的实现成为空中楼阁;(B移动案例)
2、HR管理的最高境界是管什么?HR到底管什么?如何实现对业务支撑的HR?
3、员工对于个人发展非常迷茫,个人规划如何和组织对个人的规划相结合?
4、我们经常说的发展通道、职业化,这些泛泛的名词背后实现的途径和手段是什么?
5、每年的HR总结和规划背后,能够如何说清员工和组织的人力资本提升情况?
6、公司缺乏对员工发展的规律认知,员工的发展更多依靠自身;
7、HR模块严重的条块分割,“一锅粥”式的培训等,如何实现培训、绩效、薪酬、职位等各个模块的全面打通?
8、是什么真正制约了业务的发展,领导者关注的各种管理问题背后的HR解决思路是什么?
9、老板对员工和干部的真正的苦恼在哪里?
10、HRD如何实现,实现这个发展的途径和手段是什么?
发生问题的根本原因:“道”和“术”
道:
1、没有找到解决绩效和业务发展的根本性原因(ROOT CAUSES),只是埋头做事不抬头看路;
2、HR的工作目标和导向不清:走向哪里?凭什么让HR存在?(默认应该死亡)
3、员工的发展方向不清晰,没有标杆学习;
4、HR没有实现体系化,和HR其他模块的融合;
术:
1、专业的技术和方法,成为员工发展专家和内部顾问;
课程目的
必须对任职资格管理和能力管理实现“顿悟”;
通过对问题的理解,传递专业的任职资格管理体系设计方法和业界优秀的HR管理方法,实现HR管理者的思维和能力突破;
思考和实践,达成知行合一。
欢迎各种的观点,但现在请暂时清零: RESET
任职资格不是什么,是什么
任职资格和能力体系不是对职位任职要求的简单描绘,对职位的任职要求往往在职位说明书中已经描绘,是最低要求;
任职资格管理不是职称管理,不是年功特征;
任职资格管理是能力管理;
职能工资制基于任职资格管理;
职业化体系的实现途径通过任职资格管理;
目 录
第一部分 任职资格理念和架构篇
第二部分 任职资格体系设计和技术篇
任职资格体系设计的考虑方面—20个字
系统性思考;(定位和价值)
一体化运作;(理念、标准、认证)
立体化推进;(项目和计划)
精细化管理。(组织和流程)
员工任职资格和能力建设的成功价值标准,或者说其根本就是HR工作的成功标志
员工清晰知道公司给自己的发展规划,并全力实现这个规划,实现个人和组织目标的一致性的发展;
公司的业务成功和绩效达成背后,员工能力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公司不同的变革阶段和时期,员工的能力支撑能够实现与时俱进;
员工知道自己的能力短板,并知道改进方向;
形成一批达成公司能力要求的核心员工,数量和质量可以清晰说明。
任职资格管理
一、任职资格管理的概念与理念
任职资格在人力资源体系中的位置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假设
? + 好的态度 = 好的绩效
述职报告
绩效管理
绩效考核
企业文化
价值观
心智模式
?
任职资格的关注领域—多通道、高脚杯等等
?
员工能力度量
员工职业化管理
员工能力发展
员工职业发展
企业激励机制
任职资格
管理关注
的领域
任职资格管理的理论基础—过程管理关注什么?
知 = 能
行 = 一贯行
讨论:公司对员工行为的关注点:
?
能 = 行
任职资格管理的理论基础
关 注:基层员工的劳动态度的改进
更关注:基层员工工作绩效改进
更关注:基层员工的工作行为改进
更关注:基层员工的职业化,即形成一贯的职业行为
管理者对基层员工培训效果的评估点:
NVQ的启发—英国国家职业认证体系
对员工任职能力的评价,不只是通过书面知识考试的方式,更有效的是可以通过对其在工作现场的行为方式的考察来进行评价。
通过对成功者工作行为的分析提炼出某类职位的成功行为。成功行为可以成为普通员工提高工作效率的捷径。
强调任职资格特点—工作相关性
任职资格的概念
■任职资格的含义
任职资格的作用
规范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树立有效培训和员工自我学习的标杆,激励员工不断提高其职位胜任能力
建立合理的员工职业发展通道
建立完善的企业职能工资体系
打破企业在员工激励中的“瓶颈”束缚
■ 任职资格管理的作用
任职资格管理的体系架构
任职资格的体系架构
建立任职资格体系
建立任职资格体系
任职资格管理
任职资格标准的建立
定义
任职资格标准:
完成某一范围工作活动的成功的素质、知能和行为,反映了对工作人员职位胜任能力,即职业技能的要求。
任职资格标准的范畴
任职资格标准体系的结构
3.4 任职资格标准体系的结构
3.5 任职资格标准的内容
任职资格标准的内容
任职资格标准的内容
衡量过程行为的结果,关注最近
几次(1年内)绩效考核成绩
资格评定的重要参考项,以关键
事件支撑品德的评价
已建立素质模型的职位,可将素
质要求加入任职资格标准;未建
立素质模型的职位,根据职位要
求给员工素质牵引,明确每个人
需要不断调整自己以完成组织赋
予的使命和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