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质量 > 质量文件 > 作业规范 > 制药厂检验标准操作规程之红外分光光度法(SOP)DOC

制药厂检验标准操作规程之红外分光光度法(SOP)DOC

资料大小:13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6页)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3/9/22(发布于辽宁)

类型:金牌资料
积分:--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制药厂检验标准操作规程之红外分光光度法(SOP)DOC”第1页图片 图片预览结束,如需查阅完整内容,请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红外分光光度法标准操作规程
文件类型质量检验仪器SOP文件文件编码SOP-QC-7039-00执行日期执行部门质量部起 草 人:
起草日期:审 核 人:
审核日期:批 准 人:
批准日期:修 订 号 批准日期 执行日期变更原因及目
:目的:建立红外分光光度法标准操作规程。
适用范围: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责任:质检员实施本操作规程,检验室主任负责监督本规程正确执行。
程 序:
1.简述
1.1化合物受红外辐射照射后,使分子的振动和转动运动由较低能级向较高能级跃迁,从而导致对特定频率红外辐射的选择性吸收,形成特征性很强的红外吸收光谱,红外光谱又称振转光谱。
红外光谱是鉴别物质和分析物质化学结构的有效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物质的定性鉴别、物相分析和定量测定,并用于研究分子间和分子内部的相互作用。
习惯上,往往把红外区分3个区域,即近红外区(12800~4000cm-1,0.78~2.5μm),中红外区(4000~400cm-1,2.5~25μm)和远红外区(400~10cm-1,25~1000μm)。其中中红外区是药物分析中最常用的区域。红外吸收与物质浓度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服从于朗伯-比尔定律,因而它也是红外分光光度法定量的基础。
红外分光光度计分为色散型和付里叶变换型两种。前者主要由光源、单色器(通常为光栅)、样品室、检测器、记录仪、控制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以光栅为色散元件的红外分光光度计,波数为线性刻度,以棱镜为色散元件的仪器以波长为线性刻度,后者因缺点甚多,已淘汰不用。波数与波长的换算关系如下:
付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简称FT-IR)则由光学台(包括光源、干涉仪、样品室和检测器)、记录装置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由于涉图变为红外光谱需经快速付里叶变换。
操作标准----质量管理文件名称红外分光光度法
标准操作规程编 码SOP-QC-7039-00页 数6-22.红外分光光度计的检定
所用仪器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681-90色散型红外分光光度计”和中国药典附录规定,并参考仪器说明书,对仪器定期进行校正检定。目前国家尚未颁布付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计量检定规程,但这类仪器可参照色散型红外分光光度计进行检定。
2.1波数准确度
2.1.1波数准确度的允差范围检定规程规定,在4000~2000cm-1间允许误差为±8cm-1,2000cm-1以下,允许误差为±4cm-1。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