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妈妈去哪儿了
场景一:
这是一双漂亮的、但是略带焦虑和害怕的大眼睛。当我踏入这家的房门,就发现一个从老妇人身后怯怯露出的小脑袋,从而让我印象深刻地记住了这个小姑娘——蓓蓓。而老人是蓓蓓的奶奶,也是今天我们家访的对象——蓓蓓的主要监护人。
“你好,蓓蓓!真是个漂亮、可爱的小姑娘。以后在幼儿园老师可以天天教你学本领,还陪着你玩好吗?”我蹲下身,微笑着伸出手去,想拉拉她的小手表示友好,可小姑娘扭扭身子,把双手背到自己身后又怯怯地往她奶奶身后躲去。
“哎呀,看这孩子,胆子太小,怕生……”蓓蓓奶奶歉意地笑笑,热情地把我们迎进客厅,忙这忙那地招呼我们。直到我们落座时,蓓蓓始终一言不发地跟在她奶奶身侧并拉着奶奶的衣角。看的出,蓓蓓奶奶是个慈祥而又能干的家庭主妇,不一会,我们就对这个家庭有了清楚地了解。
这是一个四口之家:蓓蓓和爸爸、爷爷、奶奶,唯独缺了孩子的妈妈。孩子的爸爸工作繁忙,很少照顾到家庭,孩子妈妈从外地嫁来之后一直没有工作过,夫妻两人感情一般;在孩子两岁多的时候,由于家庭矛盾,孩子妈妈竟然离家出走了,从此杳无音讯。而抚养照顾蓓蓓的担子就落在了隔代的爷爷奶奶身上。这也就是为什么蓓蓓奶奶脸上始终有着一丝的疲惫和忧郁。
“那蓓蓓跟她爸爸亲近么?平时她爸爸陪她的时间多么?”我问道。她奶奶叹了口气:“这会儿她爸爸还在吃饭应酬呢,要很晚才回来,平时都是我们哄孩子睡觉的。”我明白了,这是一个缺失了母爱又较少从父亲那里得到加倍补偿的近似于单亲家庭的孩子……
蓓蓓,一个即将成为我的班级一员的幼儿,她的家庭情况较为特殊:父母都健在,却缺失母爱、父爱不健全;有教育,却是隔代的失衡的教养。面对这样一个幼儿,她来到班级后,面对她人生中第一次的集体生活和人际交往,她的表现将会如何呢?
场景二:
在“娃娃家”,小朋友们一起做着各种各样的游戏,玩得不亦乐乎,蓓蓓也和小朋友们做着烧饭做菜的游戏。突然,旁边的军军不小心滑了一跤,痛得哇哇地哭了起来。顿时,周围的小朋友有些不知所措,但在老师的关心和提醒下,小朋友都围了上来,有的抚摸军军疼痛的地方,有的说“不要哭”来安慰军军……这时,我却看到蓓蓓一边走,一边冷冷地说“哭有什么用!”并已经远远地坐到了一个无人的角落,漠然地看着这一幕。
看到蓓蓓孤僻、冷漠的表现,我的分析是:由于家庭原因,缺少正常交流,蓓蓓表现的不敢交往或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心灵封闭起来,对不关自己的事情表现无所谓的态度。因此给人感觉内向、沉默寡言、不善表达、情感淡薄,表现出缺乏同情心、冷漠、拒人千里之外。而且,蓓蓓所说的“哭有什么用”是否暗示着她曾经有无数次的哭泣都换不来妈妈的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