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第一讲
清洁生产基本知识
1、清洁生产的由来 2、清洁生产的定义和内涵 3、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4、国内外清洁生产发展动态
1、清洁生产的由来
1.1 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1.2 环境问题的思考 1.3 解决污染方法的演进
1.1 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
目前,环境问题已从局部的、小范围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逐渐演变成了区域性、以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十大环境问题:全球变暖、大气污染、水体污染、酸雨、海洋污染、臭氧层破坏、生物物种减少、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和固体废物污染
全球变暖
程度:20世纪80年代比19世纪下半叶约高0.6℃,到2050年全球变暖1.5~1.6 ℃影响:海平面上升,气候异常,洪灾频发等原因:化石染料大量消耗和森林砍伐等
大气污染
程度:根据《200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空气质量达标城市的人口占统计城市人口的33.1%,暴露于未达标空气中的城市人口占统计城市人口的66.9%。来源:人类生产生活中向大气排放的悬浮颗粒和气态污染物等影响:威胁生物生长,对人类健康、生活和生产都会带来不利影响。
水体污染和淡水资源缺乏
影响:造成水质性和水量性缺水,影响生产、生活和生命健康。每年导致全球2亿人患病,300万儿童因腹泻死亡,2亿人成血吸虫病患者。来源:生活、生产污水过度排放和用水过量
酸雨
程度:2004年,我国华南酸雨区主要分布在广东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东南部和广西东部。降水年均pH值小于5.6的城市比例为58.9% 影响:腐蚀材料,损害森林、破坏环境和危害农作物来源:化石染料的燃烧中的SO2,NOx
固体废物污染
2004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2.0亿吨,比上年增加20.0%;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为1792.0万吨,比上年减少7.7%。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为6.8亿吨,综合利用率为55.7%,与上年持平。危险废物产生量963.0万吨
臭氧层破坏
程度:1985年,发现南极上方出现了面积与美国大陆相近的臭氧层空洞,1989年又发现北极上空正在形成的另一个臭氧层空洞。近年来有缓和趋势。来源:氮氧化物和氟氯烃CFCs)影响:对生物圈的生物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对人类造成皮肤癌
海洋污染
来源:人类每年向海洋倾倒约600万~1000万吨石油,1万吨汞、100万吨有机氯农药等影响:影响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降低水体生产力,有害物不仅危害海洋生物,并祸及海鸟和人类
生物物种减少
程度:人类出现后,物种灭绝速度一直在加速,比人类出现前快50~100倍。根源:栖息地破坏和捕猎等影响:丧失资源,威胁生态安全,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能力
森林锐减
根源:砍伐、林地占用和破坏等影响:影响蓄积水源、调节气候,不利空气质量改善。
土地荒漠化
程度:2004年,中国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每年以200万公顷的速度递增。原因:草原过牧,不合理开垦、工业污染、鼠害和虫害等对草原的破坏,乱采滥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