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第一讲
清洁生产的定义和意义
一、清洁生产的定义
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创造性的思想,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
——对生产过程,要求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减少降低所有废弃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
清洁生产是从全方位、多角度的途径去实现“清洁的生产”的,与末端治理相比,它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主要表现在: (1)用无污染、少污染的产品替代毒性大、污染重的产品;(2)用无污染、少污染的能源和原材料替代毒性大、污染重的能源和原材料;
(3)用消耗少、效率高、无污染、少污染的工艺、设备替代消耗高、效率低、产污量大、污染重的工艺、设备;(4)最大限度地利用能源和原材料,实现物料最大限度的厂内循环;
(5)强化企业管理,减少跑、冒、滴、漏和物料流失; (6)对必须排放的污染物,采用低费用、高效能的净化处理设备和“三废”综合利用的措施进行最终的处理和处置。
清洁生产除强调“预防”外,还体现了以下两层含义:可持续性:清洁生产是一个相对的、不断的持续进行的过程;防止污染物转移:将气、水、土地等环境介质作为一个整体,避免末端治理中污染物在不同介质之间进行转移。
清洁生产一经提出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许多国家和组织的积极推进和实践,其最大的生命力在于可取得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它是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唯一途径。
二、开展清洁生产的目的意义
清洁生产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战略,它借助于各种相关理论和技术,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采取“预防”措施,通过将生产技术、生产过程、经营管理及产品等方面与物流、能量、信息等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并优化运行方式,从而实现最小的环境影响、最少的资源、能源使用,最佳的管理模式以及最优化的经济增长水平。
更重要的是,环境作为经济的载体,良好的环境可更好地支撑经济的发展,并为社会经济活动提供所必须的资源和能源,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开展清洁生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21世纪议程》。该议程制定了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行动计划,并将清洁生产看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号召工业提高能效,开发更清洁的技术,更新、替代对环境有害的产品和原材料,实现环境、资源的保护和有效管理。清洁生产是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意义的行动,是工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2、开展清洁生产是控制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
清洁生产彻底改变了过去被动的、滞后的污染控制手段,强调在污染产生之前就予以削减,即在产品及其生产过程并在服务中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这一主动行动,经近几年国内外的许多实践证明,具有效率高、可带来经济效益、容易为企业接受等特点,因而实行清洁生产将是控制环境污染的一项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