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2022-2023
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
发展评估报告目录
核心观点01
第一章 人工智能发展概况 03
1.1 放眼全球:各国持续加大布局,拓展人工智能创新应用04
1.2 聚焦中国:人工智能算力需求稳增,持续夯实算力底座05
第二章 人工智能算力及应用 08
2.1 芯片:需求日益增长,发展空间广阔09
2.2 服务器:中国市场领跑全球,绿色节能引领未来 10
2.3 计算架构:以系统创新为基础,支持多元算力发展 11
2.4 云服务:市场规模稳步提升,算力设施提供强力支撑12
2.5 算法模型:加速大模型行业落地,助力实体经济发展12
2.6 生态:推进产业化布局,发挥平台价值 13
2.7 应用:场景化落地纵深发展,加速智算力向创新力转化14
第三章 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 17
3.1 行业排名18
3.2 地域排名22
第四章 行动建议26
4.1 对行业用户的建议27
4.2 对技术提供商的建议 27
4.3 对产业发展的建议27核心观点
011* 6*
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力,智算力则是数字化创新 通过aaS服务提供AI平台和AI服务正越来越被用户接受,AI平
的源动力。人工智能已在国家经济建设、科技实力提升、推 台和服务的快速迭代能力和丰富的场景化人工智能能力,正
动生产力发展等方面呈现出举足轻重的作用。人工智能算力 在为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IDC调研显示,目前排
正在为国家创造力的发展带来实质性推进,为企业带来切实 名前三的人工智能云服务是: 搜索、人脸识别和推荐引擎,预
的创新成效,加速驱动新业态的形成。计未来18个月,排名前三的人工智能云服务将为:自然语言
处理、图像识别和视频识别。
2*
我国进一步明确了人工智能对于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 7*
支撑作用,随着新基建、数字经济等持续利好政策的推动, 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呈现出多样化、巨量化、专业化等显著特
中国人工智能市场将保持平稳增长。IDC预测,2022年中国人 征,算法基建化发展对于实现普惠人工智能具有重要作用,
工智能市场相关支出将达到130.3亿美元,有望在2026年达到 绿色高效、可应用性强等成为主要诉求。市场积极探索面向
266.9亿美元,2022至2026年年复合增长率达19.6%。专业场景的轻量化模型以加速落地运作,并通过集中式的数
据和算力开发模式为企业提供预训练平台,提供分布式加速
计算集群解决方案,合理匹配计算任务与计算资源,提升整
3* 体利用率和训练效率,加速实现人工智能普惠化目标。
中国算力规模,尤其是智能算力规模,正在高速增长。2021年
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155.2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EFLOPS),
2022年智能算力规模将达到268.0EFLOPS,预计到2026年智 8*
能算力规模将进入每秒十万亿亿次浮点计算(ZFLOPS)级从计算架构发展来看,基于 DSA( Domain-Specific Architec-
别,达到1,271.4EFLOPS。2021年中国通用算力规模达tures)思想设计的人工智能芯片正在成为主导,推动了人工智
47.7EFLOPS,预计到2026年通用算力规模将达到111.3能芯片多元化发展。多元算力从“能用”到“好用”并且为企
EFLOPS。2021-2026年期间,预计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年复合业创造业务价值,离不开通用性强、绿色高效、安全可靠的计
增长率为52.3%,同期通用算力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8.5%。算系统的支持。业内正在推动多元算力系统架构创新,基于计
伴随人工智能算力需求的高速增长,建立健全助商惠民的数 算节点内和节点间的互联技术破局现有计算架构的瓶颈,通过
字基础设施服务体系、推进算力基建化发展势在必行。充分调动起多芯片、多板卡、多节点的系统级能力,实现各种
加速单元以及跨节点系统的高效协同,提升计算性能。
4*
人工智能服务器仍是人工智能市场增长的主力军。IDC数据显9*
示,2021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的同比增速为39.1%,超 2022年,人工智能在各个行业的渗透度均有提升,应用渗透
过全球整体人工智能市场增速(20.9%),是整体人工智能市度排名前五的行业依次为:互联网、金融、政府、电信和制
场增长的推动力。在中国,人工智能应用的加速落地很大程 造。总体来看,人工智能在各个行业的应用程度都呈现不断加深
度推动了中国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的高速增长。2021年人工的趋势,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广泛,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企业寻求新
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59.2亿美元,与2020年相比增长68.2%,预 的业务增长点、提升用户体验、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能力。
计到2026年,中国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将达到123.4亿美元。
10*
5* 在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城市排行榜中,北京、杭州、深圳继
目前,中国仍以GPU为主实现数据中心计算加速,市场占有率续保持前三名,上海和广州分列第四、五名,天津进入前十
近90%,但ASIC、FPGA、NPU等非GPU芯片市场也在加速发名。除了 TOP10 城市之外,诸如合肥、武汉、长沙等多个城
展。近年来,在政策、资本等多重因素驱动之下,中国人工 市在自身产业优势及各种因素推动下,人工智能应用取得了
智能芯片专利数量不断增长,产业链和应用场景不断完善扩 较大进展,未来将会出现越来越多具有城市特点的人工智能
充,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业正向好发展。 示范区,为产业发展树立标杆。
022022-2023 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人工智能
发展概况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