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专栏 > 财税 > 有价证券 > 证券债券 > 2022年中泰证券-车载储氢瓶行业深度报告暨碳纤维行业系列报告:小氢瓶承载大产业,政策东风已至PDF

2022年中泰证券-车载储氢瓶行业深度报告暨碳纤维行业系列报告:小氢瓶承载大产业,政策东风已至PDF

建国车业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料大小:2747KB(压缩后)
文档格式:PDF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3/5/21(发布于江苏)
阅读:3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5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升级会员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2022年中泰证券-车载储氢瓶行业深度报告暨碳纤维行业系列报告:小氢瓶承载大产业,政策东风已至PDF”第1页图片 “2022年中泰证券-车载储氢瓶行业深度报告暨碳纤维行业系列报告:小氢瓶承载大产业,政策东风已至PDF”第2页图片 图片预览结束,如需查阅完整内容,请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中泰证券研究所专业|领先|深度|诚信
|证券研究报告|
小氢瓶承载大产业,政策东风已至
——车载储氢瓶行业深度报告暨碳纤维行业系列报告
2022.12.12
中泰证券新材料&建材首席分析师孙颖博士中泰证券新材料&建材分析师:韩宇
执业证书编号:S0740519070002执业证书编号:S0740522040003
Email:sunying@r.qlzqEmail:hanyu@zts
1投资观点
一、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前景广阔,政策东风已至
双碳背景下,氢能在我国有广阔应用前景。2019年以来国家顶层设计密集出台,2022年3月《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
5年)》出台,产业发展政策东风已至。燃料电池汽车是未来氢能应用的核心,也是政策推广支持重点,未来将呈现出与纯电动汽
车互补发展的产业格局。
二、氢能重卡渗透率提升推动车载储氢瓶需求快速增长
基于续航里程长、载重能力强以及低温启动性能好等特点,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早期在固定路线、中长途运输以及高载重三类场景
中相较于纯电动车有明显比较优势。公路运输占交通运输碳排放的86.76%,而重卡碳排放占公路运输碳排放的54%,降低重卡排放
是交通运输业减碳的重中之重。两方面因素下,中长途重载商用车将成为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重点方向。根据中国氢能联盟测算,
燃料电池重卡和长途汽车有较大概率在2025年前实现相对于纯电动汽车的成本优势,在政策补贴的推动之下,氢能重卡渗透率将
加速提升。III型及IV型储氢瓶是车载储氢瓶的主流解决方案,氢能重卡携带储氢瓶数量多、容量大,氢能重卡渗透率提升将推动
车载储氢瓶需求快速增长。
三、规模提升+技术突破+原材料降价,车载储氢瓶降本路径清晰
车载储能系统成本主要集中在燃料电池和储氢瓶,储氢瓶降本对燃料电池汽车成本的降低至关重要。具体降本路径有:1)规模化
生产带来成本明显下降;2)作为车载储氢瓶主材的碳纤维在国产替代进程中价格中枢有望下降;3)IV型瓶质量更轻、成本更低、
储氢密度更高、寿命更长,我国对IV型瓶技术的突破也将显著降低储氢瓶成本。总的看,车载储氢瓶降本路径清晰。
四、测算中国2025年车载储氢瓶市场规模48亿,碳纤维需求7313吨
假设:1)燃料电池客车和乘用车销量在2022年国补开始落地后稳步增长;2)燃料电池货车,尤其是重卡,是“以奖代补”政策
支持的重点方向,预计在燃料电池整体销量中保持较高占比,2022年放量后在2022-2025年间依然保持较高销量增速;3)随着规
模效应发挥、IV型瓶技术突破以及原材料降价,预计单车所用储氢瓶数量在2025年减少,并且价格由于成本降低预计出现明显下
降;4)2022-2025的单瓶碳纤维用量分别为33、34、35、35千克。
五、行业重点公司
我国储氢瓶市场处于发展早期,进入者增多导致集中度趋于降低,且行业头部企业尚未实现盈利。目前已实现储氢瓶规模化应用
的有国富氢能、中材科技、京城股份等,金博股份也在IV型瓶上积极探索。
六、风险提示
氢燃料电池汽车补贴政策落地不及预期;IV型瓶技术突破进度不及预期;储氢瓶用碳纤维价格出现超预期上涨;供需测算偏差等2。1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前景广阔,政策东风已至
目录2氢能重卡渗透率提升推动车载储氢瓶需求快速增长
3规模提升+技术突破+原材料降价,降本路径清晰
CONTENTS4测算25年车载储氢瓶市场规模48亿,碳纤维需求7313吨
5行业重点公司
3
fU9ZbVyUmMsR8ObP9PmOqQsQtQlOqQnMkPtRpM9PmNyRMYsRvMvPqQmO目录
CCONTENTS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前景广阔,政策东风已至
CONTENTS1
中泰证券研究所
专业|领先|深度|诚信
4顶层设计出台,氢能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比将不断提升
20世纪开始,全球碳排放量快速增长,由1900年的19.5亿吨,大幅提升到2021年的371.2亿吨。结构上来看,1950年欧
洲和美国占全球碳排放量的85%。之后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碳排放中的占比快速提升,2021年欧洲
和美国在全球碳排放总量中的占比已下降至不足三分之一。
图表:全球碳排放量总量及分地区占比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OurWorldinData、中泰证券研究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