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数据 > 情报数据 > 研究报告 > SP行业走向调查分析报告DOC

SP行业走向调查分析报告DOC

资料大小:7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3/4/18(发布于上海)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0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SP行业走向调查分析报告DOC”第1页图片 图片预览结束,如需查阅完整内容,请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2007年SP行业走向调查分析报告
SP是否已走到生存拐点明年?转型路上能否轻松?   2006年,对于中国的SP(无线服务提供商)来说是形势十分严峻的一年,成为SP历史的分水岭。SP从此已经结束了过去那种轻松“圈钱”的时代。   对于SP的监管越来越严厉,SP违规越来越难;运营商不断加强与CP(内容提供商)的合作力度,提升产业链的主导地位,SP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SP究竟该往何处去??2006年寒冬能否很快过去,2007年的春天又能不能给这个行业带来些温暖呢??   争议话题:SP究竟是持续萎缩,行业陷入整体困境;还是纵向上面向3G开发手机电视等新业务,横向上兼并收购,大SP开始培育规模和品牌;还是向上下游延伸,转做软件商或内容商……   综述:?   2006年3月,信息产业部宣布启动“阳光绿色工程”,围绕“治理违法不良信息,倡导绿色手机文化”主题开展5项具体活动:手机短信息治理、移动信息服务治理、倡导“绿色手机”文化、统一通信网络短消息服务提供商(SP)代码以及电话业务用户实名制管理工作,其目标直指1.7万家增值服务提供商中专门爱打“擦边球”的SP们。   6月初,中国移动向其移动梦网合作SP下发了《关于近期加强移动梦网业务规范管理的通知》,即“中国移动11条军规”,对SP的监管力度大大加强。   6月中旬,信息产业部召开专门会议,部署“治理和规范移动信息服务业务资费和收费行为专项活动”,对SP整治工作大步推进。   7月10日,是SP执行中国移动新规的第一天。这一政策简直如一道晴空霹雳劈向SP。就在消息公布当天,纳斯达克中国概念股全线下跌。SP纷纷表示,下半年业务将受到重大影响。新浪、TOM、空中网等纷纷小调2006年营收预测。   SP“二次确认”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各大SP的无线增值业务收入都受到了极大影响,有的业绩下滑了70%,众多公司开始转型、裁员,?SP行业一片风声鹤唳。   10月11日,被看做是整治SP风暴“最终版”的信息产业部《关于规范移动信息服务业务资费和收费行为的通知》正式开始实施,该规定对移动信息费服务业务提出了极其细致的业务管理要求,并再次明确“二次确认”制度。同时,中移动有关专项整治活动--对SP业务的检查于11月结束并把总结结果上报信息产业部。   除了政策的挤压外,对于SP来说,运营商进入SP的步伐也直接冲击着行业的格局。7月18日,中国移动副总裁鲁向东宣布,M.Music无线音乐俱乐部正式成立。俱乐部成员包括国际四大唱片公司和国内主流唱片公司、门户网站和大型专业SP、手机终端厂商以及音乐传媒。   虽然鲁向东公开强调了自身的定位---“中移动不可能通吃,也不会在无线互联网行业里做垄断,希望能够跟互联网、SP所有从业者们共同打造一个稳定共赢的产业链。”但是SP心里很清除自己的生存空间已经很小了。   2007年,SP该走向何方??   访谈:?SP企业、运营商?   虽然目前时间已经远离了整治风暴的中心,但对于SP的未来发展,无论是运营商还是SP均心存忌讳,不愿意公开表态。这里也只能以匿名的方式说明他们的观点。   一位负责增值业务的运营商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坦然接受了运营商在不断强化主导产业链意图的说法。但对于运营商很快要把SP全部清理掉的传言他给予了否认。   “运营商的独特地位必然决定了它能够而且需要在整个产业链中发挥主导作用。但运营商不可能自己来做所有的SP,运营商也做不了。所以S
。。。以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