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数据 > 华东地区 > 研究报告 > 南昌商业调查报告DOC

南昌商业调查报告DOC

资料大小:284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3/3/13(发布于上海)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0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南昌商业调查报告DOC”第1页图片 图片预览结束,如需查阅完整内容,请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南昌市商业环境调查报告
前 言
近年,南昌经济出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新局面、新气象。
2001年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485.62亿,同比上升12.1%。为历年最高,增幅居全省、全市首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8个百分比,名列全国省会城市前茅,三大产业分别增长4.1%(一产)、12.9%(二产)、12.0%(三产)。
南昌商业的发展也极为喜人,2001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0.8亿,增长11.4%。大商场快速发展,大市场不断成长,新业态纷纷抢滩,外商投资突破性发展。
在南昌商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南昌市政府清楚地认识到,发展必须有序,决策必须在科学合理的调查咨询基础上进行。因此,上海市商委经济研究中心与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共同组成南昌市商业规划课题组,在南昌市商业委员会及各区政府积极配合下,进行市场调查、网点普查、规划研讨。本调查报告即是该课题之一的调查总结。
本次调查共进行以下工作:
3月底对南昌市商业概貌的初步考察。
4月在上海的前期准备工作(问卷表格设计、计划制定)。
4月南昌市商委根据有关表格对南昌市商业网点进行普查
4月中旬上海专家在南昌市商委配合下组织20名学生进行近千份的市民问卷调查、主要商业街客流量调查,并开展商业规划研讨。
上海专家在南昌市商委配合下对南昌市宏观经济环境的调查,经济变化历史资料的调查,通过文献查阅、座谈研讨,取得了南昌市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等宏观经济环境的资料。
4月下旬~5月上旬上海、南昌分别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制图、报告撰写。
本次调查由上海市商业经济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王公达主持,调查报告也由其撰写。
第一部分 南昌市宏观经济环境调查
一、地理及交通环境
良好的地理环境及自然环境
南昌市地处江西省北部,赣江下游,鄱阳湖滨,介于东经约115。27ˊ~116。35ˊ、北纬约28。10ˊ~29。11ˊ之间,东南面向著名的武夷山脉,西南直通闻名于世的井冈山,北邻游览避暑胜地庐山,千里赣江纵贯全境,是中原和南方闽粤之间的咽喉地段,既是沿海的内地,又是内地的前沿。全市面积7402.3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588.07平方公里。城区座落处的东岸是以冲击层为主的湖积平原,东南地势平坦,西北丘陵起伏,平均海拔25米。城区内有东湖、西湖、北湖,城郊有青山湖、艾溪湖、碟子湖、象湖等河湖环绕。西郊距城15公里处,有主峰海拔841米的梅岭,茂林修竹,景色秀丽,素有“小庐山”之称。生态环境极好。
南昌属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日平均气温为摄氏17.5°C,极端最低气温为摄氏零下9.3°C,极端最高气温为摄氏40.6°C。年平均降雨量1596.4毫米,历年平均无霜期277.9天。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是全国农业区划鄱阳湖平原商品粮基地。
便捷的交通环境
近年来,南昌改建和新建的大型桥梁有八一大桥、赣江大桥等40余座,其中水上桥梁20座。
60年代赣江大桥建成通车后,使浙赣、南浔两线铁路接轨,大大便利了城市交通。京九、鹰厦、皖赣、向乐等铁路建成后,火车可通达北京、上海、南京、广州、长沙、福州等地。公路纵横交错,可通往全省各地及湘、鄂、皖、浙、闽、粤等邻省。水运沿赣江可通抚河、锦江和鄱阳湖沿岸城镇及长江各口岸。浙赣铁路与赣江十字相交,形成全省纵横运输的两大动脉,公路多同这两大动脉相交,织成疏密相间的交通运输网,南昌则为全省的交通枢纽。
省际航空可飞往北京、上海、杭州、福州、长沙、贵阳、昆明、
。。。以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