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论文 > 技研论文 > 研发技术论文 > MBA论文_陆港通制度对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水平影响研究

MBA论文_陆港通制度对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水平影响研究

srbendi***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料大小:2030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3/3/9(发布于北京)

类型:金牌资料
积分:--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
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不仅成为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也成为促进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动力。近年来我国逐步加大资本市场开放力度, 2014
年“沪港通”启动,2016年“深港通”制度启动,其中“沪港通”和“深港通”合并称
为“陆港通”,以“陆港通”为代表的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制度是我国金融市场的重大改
革,资本市场开放的经济后果也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资本市场开放具有价格发
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及提升公司治理的作用。“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陆港通”
制度作为我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首次尝试对企业技术创新水平起到什么作用,“陆港
通”制度通过何种渠道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本文利用“陆港通”制度的实施这一准自然实验,运用中国 A股市场 2010-2019年
的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陆港通”制度对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
研究结果发现:(1)“陆港通”制度的实施促进公司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表现为不仅提
高公司创新数量也提高公司创新质量。这一结论在经过重新构造样本、安慰剂检验以及
更换因变量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稳健,从而为外资持股影响公司创新提供直接证据。(2)
“陆港通”主要促进处于成熟期生命阶段企业的创新水平的提升,对处于成长期和衰退
期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无促进作用。(3)“陆港通”制度通过吸引分析师跟踪、改善内在
信息披露质量以及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促进公司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4)“陆港通”对公
司技术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低管理层持股、低股权制衡度以及管理层权利大
的公司中,从而说明“陆港通”可以通过抑制管理层机会主义、大股东“掏空”和缓解
管理层短视等治理渠道促进公司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
本文可能的贡献在于: (1)本文的研究把资本市场开放制度和企业技术创新结合起
来,丰富资本市场开放成果和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对后续的资本市场开放制度提
供理论和实际方面的启示。(2)本文分析“陆港通”对公司技术创新的长期作用,并且使
用专利申请总量和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作为因变量研究“陆港通”制度对企业创新过程的
影响,此外使用“陆港通”制度,避免只使用“沪港通”或“深港通”单一制度导致的
混杂效应,结论更为严谨。(3)鉴于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经营方式和财务特征,本文研
I

究“陆港通”制度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4)本文从吸引
资本市场中介、改善内在信息透明度、缓解融资约束、改善公司治理等渠道丰富“陆港
通”制度影响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的传导机制,对现有文献进行补充。
关键词:“陆港通”,多期双重差分,技术创新,融资约束
II
。。。以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