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IT > IT管理 > IT可研 > 信息化系统需求分析和可行性分析PPT

信息化系统需求分析和可行性分析PPT

资料大小:37KB(压缩后)
文档格式:PPT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3/2/21(发布于广东)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0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信息化系统需求分析和可行性分析 5.1 信息化系统需求分析 从企业的战略、运作和技术层面对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分析,写出需求分析报告。 一、企业信息化系统需求的层次 *战略层面: 不仅要考虑企业的现状,也要考虑企业未来的发展。   *运作层面:  对企业价值链以及各业务流程的分析,特别是关键业务流程的分析,明确企业在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到运作层面对信息系统的需求。 *技术层面:  从信息技术层面对系统的完善、升级、集成和整合提出需求。 二、需求分析不到位将导致的风险: *需求的膨胀会使项目延期或质量下降。 *需求的模糊和不完善的需求分析会导致选型不当、时间的浪费和项目返工。 *画蛇添足导致无效工作量的增加。 *过分简略的需求说明会遗漏某些关键需求。 *忽略某类用户的需求会导致其不满。 *需求的模糊和不完善的需求分析使项目验收不严。 三、高质量的需求分析文档的特征 *完整性:不能遗漏任何必要的需求。 *正确性:要有客户参与。 *可行性 *必要性 *无歧义:每项需求在文档中只出现一次。需求变更时应修改需求文档。 四、需求分析管理五部曲 需求管理技能培训 需求获取 需求分析 需求验证 需求变更管理 五、管理需求变更 *仔细评估提出的需求变更。 *挑选合适的人选对变更做出决策。  (由项目指导委员会决定) *及时通知所有涉及的人员。 *按一定的程序采纳需求变更。  (未批准变更前,除可做可行性论证外,不做其它任何工作) 变更活动中的角色责任 5.2信息化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1. 可行性分析前提 2. 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3. 提出建议的系统 4. 技术上的可行性分析 5.经济上的可行性分析 6. 社会因素方面的可行性 6. 分析结论 1. 可行性分析的前提 对计划的开发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的前提,如要求、目标、假定、限制等。 1.1 对计划开发的系统的基本要求 功能; 性能; 输出:如报告、文件或数据,对每项输出要分析其特征,如用途、产生频度、接口以及分发对象; 输入:分析系统的输入,包括数据的来源、类型、数量、数据的组织以及提供的频度; 1.1 对计划开发的系统的基本要求 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用图表的方式表示出最基本的数据流程和处理流程,并辅之以叙述; 在安全与保密方面的要求; 同本系统相连接的其他系统; 完成期限。 1.2 系统的主要开发目标 人力与设备费用的减少; 处理速度的提高; 控制精度或生产能力的提高; 管理信息服务的改进; 自动决策系统的改进; 人员利用率的改进。 1.3 开发中的条件、假定和限制 建议的系统的运行寿命的最小值; 进行系统方案选择比较的时间; 经费、投资方面的来源和限制; 法律和政策方面的限制; 硬件、系统、运行环境和开发环境方面的条件和限制; 可利用的信息和资源; 系统投入使用的最晚时间。 1.4 进行可行性分析的方法 这项可行性分析将是如何进行的? 建议的系统将是如何评价的? 使用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如调查、加权、确定模型、建立基准点或仿真等。 1.5 评价尺度 对系统进行评价时所使用的主要尺度 如费用的多少、各项功能的优先次序、开发时间的长短及使用中的难易程度。 2. 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这里的现有系统是指当前实际使用的系统,这个系统可能是计算机系统,也可能是一个机械系统甚至是一个人工系统。分析现有系统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阐明建议中的开发新系统或修改现有系统的必要性。 。。。以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