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XX方便面進入台灣市場之分析 簡介 味全發展史
泡麵市場分析
改革─由產、銷、人、發切入
XX方便面的SWOT分析
XX方便面的4P分析 歷史 味全的由來
代表五味俱全的精神,特聘日本設計家大智浩為設計顧問,於1968年導入,首開國內CIS風氣之先。以圓點造形為標誌構成要素,象徵食品業「圓潤可口」的特質。五個圓點意味著中國美食的「五味俱全」。五個圓點構成的位置是味全公司英文名稱「Wei Chuan」字首「W」字母的造型。 開創
>>1953/09/22,黃烈火創立味全,初名和泰化學工業,1954年更名為味全。
>>1956年開始製造醬油、醬菜、罐頭,並已發酵未經一炮而紅。 乳業
>>1957年開發埔心高山牧場,位台灣近年酪農產業下基礎,也為台灣農村找出新出口,1963年興建奶粉工廠,黃烈火被尊為台灣乳業之父。
資本
>>1961年股票公開上市,以資本額200萬元起家,推行目標管理,實施事業不專業經營制度改革方案,唯當時第一大食品業。 多角化
>>1973年起大力發展關係企業,成立康合貿易、聯全運通、欣全實業、康和租賃、康和建設。 新味全
>>2003年,味全五十週年,董事長魏應充宣布發展食品製造、流通、生技、鮮食肆大事業群,五年內營業額衝上200億元。
通路
>>1982年投資中國青年商店;1986年投資松青超市,成立康國行銷;1989年投資安賓超商,積極佈建食品通路。
換血
>>1986年,黃烈火退休,第二代黃克銘、黃南圖接班;1998年,頂新魏家入主,味全換手經營。
產業分析 完全競爭市場
產品同質性高且模仿能力強
改革 切入點:產、銷、人、發、財
生產:規模經濟,降低成本
行銷:早期無行銷
人事:聘請P&G的蘇守斌出任總經理
研發:湯塊包
生產 大中華經濟圈是指大陸、香港、台灣與澳門之間的經濟共同體成型,由於頂新在大陸發展很成功,所以入主味全後,能將味全的產品打入大中華經濟圈,達成經濟規模並降低成本。
管理財指的是整個速食麵從「麵粉」、「製造」、「包裝」、「運送」、「市埸口味」、「行銷」等全部流程,已是一套完整的管理系統,且行這一套管理系統中,不斷以最低成本創造出最高價值。 行銷 以下列這幾點來塑造形象
速食麵的新標竿:
這是他們一開始攻佔台灣市埸的口號與勁敵統 一麵的“吃出台灣味”有強烈對比
區隔市埸
最先是在大陸高品牌知名度塑造出市埸領導者假象,再以精準的“區隔市埸”以中低價位為主力市埸,接著做出產品本身差異化,因為利潤來自於差異,平衡完全競爭市埸就無利可圖
總經理蘇守斌說「變,是唯一不變的原則」 人事 聘請具有豐富市埸通路經驗的蘇守斌來擔任總經理,以彌補味全在通路市埸上的不足
頂新接手味全後,只變動總經理的職位,其他不變,較不會影響員工向心力或造成反感,並且蘇守斌採用走動式管理以更接近基層員工 研發 經過市埸的調查,發現大多數人在吃完泡麵後會感到口渴,所以XX方便面首先研發出湯塊包,並且深受大眾所喜愛
速食麵已經不再是以快速且低價為訴求的目標,應該更以美味為出發點,所以XX方便面在上市六個月後又再度推出新口味 SWOT分析 S(優勢)─高知名度、口味研發成功
W(劣勢)─原先並無行銷部門
O(機會)─台灣經濟不景氣
T(威脅)─面對統一的市場通路封殺 。。。以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