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犐犆犛25.200 犑3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犌犅/犜38720—2020 中碳钢与中碳合金结构钢 淬火金相组织检验 犕犻犮狉狅狊狋狉狌犮狋狌狉犲犲狓犪犿犻狀犪狋犻狅狀狅犳犿犲犱犻狌犿犮犪狉犫狅狀狊狋犲犲犾犪狀犱 犿犲犱犻狌犿犮犪狉犫狅狀犪犾犾狅狔狊狋狉狌犮狋狌狉犪犾狊狋犲犲犾犪犳狋犲狉狇狌犲狀犮犺犻狀犵 20200331发布2020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目次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原材料及要求…………………………………………………………………………………………… 1 5 检验要求………………………………………………………………………………………………… 2 6 淬火组织等级与显微组织评定………………………………………………………………………… 2 7 检验报告………………………………………………………………………………………………… 9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淬火+中温回火(450 ℃)的显微组织级别标准图谱………………………… 10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淬火+高温回火(600 ℃)的显微组织级别标准图谱………………………… 16 Ⅰ 犌犅/犜38720—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热处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5)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丰东热处理及表面改性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浙江国检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轨道交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常州新区河海热处理工程有限公 司、上海大众动力总成有限公司、西安福莱特热处理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史有森、李俏、韩永珍、王慧、任颂赞、殷和平、徐晓华、陈辉、王琴、郭巧玲。 Ⅲ 犌犅/犜38720—2020 中碳钢与中碳合金结构钢 淬火金相组织检验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常用中碳碳素结构钢与中碳合金结构钢原材料及要求、检验要求、淬火显微组织等级 与评定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中碳碳素结构钢与中碳合金结构钢制零件淬火、回火后显微组织的检验与评定。 本标准不适用于中碳碳素结构钢与中碳低合金结构钢制零件淬火回火后含有脱碳、过烧的显微组 织以及在等温淬火状态下的显微组织的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99 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1979 结构钢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 GB/T3077 合金结构钢 GB/T6394 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 GB/T7232 金属热处理工艺 术语 GB/T10561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 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 GB/T30067 金相学术语 GB/T34474.1 钢中带状组织的评定 第1部分:标准评级图法 GB/T34895 热处理金相检验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GB/T7232、GB/T30067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原材料及要求 4.1 常用材料及执行标准见表1。 表1 常用材料 常用材料常用牌号执行标准 优质碳素结构钢35、40、45、50、55、30Mn、40Mn、45Mn、50Mn GB/T699 合金结构钢 30Mn2、30Cr、40Cr、50Cr、30CrMo、42CrMo、38CrMoAl、40CrV、50CrV、 50CrVA、40CrMn、40CrNi、40CrNiMoA、40B、45B、35SiMn、38CrSi、 35Cr2Ni4Mo、40CrMnMo、30CrMnSiA、35CrMnSiA GB/T3077 1 犌犅/犜38720—2020 4.2 优质碳素结构钢原材料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低倍、脱碳层、表面质量应符合GB/T699的要求。 合金结构钢原材料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低倍、非金属夹杂物、晶粒度、脱碳层、表面质量应符合 GB/T3077 的要求。 4.3 原材料的晶粒度按GB/T6394方法测定,要求晶粒度级别数(G)5级以上。有特殊要求时由供需 双方协商。 4.4 原材料的非金属夹杂物按GB/T10561的方法检验,其合格级别应满足表2的要求。 表2 非金属夹杂物级别要求 类别A(硫化物类) B(氧化铝类) C(硅酸盐类) D(球状氧化物类) DS(单颗粒球状类) 细系≤2.5 ≤2.0 ≤1.5 ≤2.0 粗系≤2.0 ≤1.5 ≤1.0 ≤1.5 ≤2.0 4.5 原材料带状组织按GB/T34474.1检验,CrMo、CrNiMo钢中的带状组织应不大于3级,其他钢 种应不大于2级。 4.6 原材料的酸浸低倍组织按GB/T1979检验,不应有目视可见的残余缩孔、气泡、裂纹、夹杂、翻皮、 白点、轴间晶裂纹。其锭型偏析、中心偏析、中心疏松、一般疏松的级别应不大于2级。 5 检验要求 5.1 检验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的上岗证,同时还应具备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的基本知识及 侵蚀剂的配制和使用、检验质量等知识。满足GB/T34895的相关要求。 5.2 检测环境的温度、湿度、震动、噪声应满足金相检验设备包括制样设备的使用要求和相关安全 要求。 5.3 一般情况下检验试样的制取应在有代表性服役区冷态条件下用机械的方法制取。若用热切方法 制取则应完全去除热影响区。试样的有效壁厚、化学成分、热处理前状态、热处理批次应能表征被检测 零件。 5.4 金相检验制样、磨光、抛光应按GB/T34895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