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标准 > 行业标准 > 其他行标 > GB∕T_28826-2-2020信息技术_公用生物特征识别交换格式框架第2部分:生物特征识别注册机构操作规程PDF

GB∕T_28826-2-2020信息技术_公用生物特征识别交换格式框架第2部分:生物特征识别注册机构操作规程PDF

zhucele***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料大小:660KB(压缩后)
文档格式:PDF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2/10/9(发布于山东)

类型:金牌资料
积分:--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犐犆犛35.040 犔7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犌犅/犜28826.2—2020 代替GB/T28826.2—2014 信息技术 公用生物特征识别交换 格式框架 第2部分:生物特征识别 注册机构操作规程 犐狀犳狅狉犿犪狋犻狅狀狋犲犮犺狀狅犾狅犵狔—犆狅犿犿狅狀犫犻狅犿犲狋狉犻犮犲狓犮犺犪狀犵犲犳狅狉犿犪狋狊犳狉犪犿犲狑狅狉犽— 犘犪狉狋2:犘狉狅犮犲犱狌狉犲狊犳狅狉狋犺犲狅狆犲狉犪狋犻狅狀狅犳狋犺犲犫犻狅犿犲狋狉犻犮狉犲犵犻狊狋狉犪狋犻狅狀犪狌狋犺狅狉犻狋狔 20200428发布20201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目次 前言………………………………………………………………………………………………………… Ⅲ 引言………………………………………………………………………………………………………… Ⅳ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缩略语…………………………………………………………………………………………………… 2 5 注册标识………………………………………………………………………………………………… 2 6 注册机构………………………………………………………………………………………………… 4 7 注册程序………………………………………………………………………………………………… 4 8 注册申请………………………………………………………………………………………………… 5 9 注册维护………………………………………………………………………………………………… 6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生物特征识别注册机构信息…………………………………………………… 7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注册示例………………………………………………………………………… 8 参考文献……………………………………………………………………………………………………… 9 Ⅰ 犌犅/犜28826.2—2020 前  言   GB/T28826《信息技术 公用生物特征识别交换格式框架》拟分为下列4个部分: ———第1部分:数据元素规范; ———第2部分:生物特征识别注册机构操作规程; ———第3部分:实体格式规范; ———第4部分:安全块格式规范。 本部分为GB/T28826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28826.2—2014《信息技术 公用生物特征识别交换格式框架 第2部分:生物 特征识别注册机构操作规程》,与GB/T28826.2—2014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在范围一章中,修改了本部分规定的内容及适用性(见第1章,2014年版的第1章); ———在术语和定义中,修改了“申请人”的定义(见3.1,2014年版的3.1); ———在术语和定义中,删除了“注册机构”(见2014年版的3.7); ———在术语和定义中,增加了“生物特征识别注册机构”和“生物特征识别组织”(见3.8、3.9); ———在注册标识中,修改了对注册对象的说明,增加了生物特征识别组织、设备和算法三类注册对 象(见5.1,2014年版的5.1); ———在注册标识中,增加了“图1 标识符结构”(见5.1); ———在注册标识中,删除了BIR 格式、BDB 格式、SB 格式及生物特征识别产品注册相关内容(见 2014年版的5.3、5.4、5.5、5.6); ———在注册标识中,增加了生物特征识别组织及生物特征数据格式、产品、设备和算法注册相关内 容(见5.3、5.4); ———在注册程序中,修改了对注册对象的说明(见7.1和7.2,2014年版的7.1和7.2),修改了“确认 过程”的表达形式(见7.4,2014年版的7.4); ———在注册的申请内容中,删除了BIR 格式、BDB 格式、SB 格式和生物特征识别产品的注册申请 内容相关描述(见2014年版的8.2); ———在注册的申请内容中,增加了注册的申请内容相关规定(见8.2.1、8.2.2); ———在注册的维护中,修改了生物特征识别机构需维护的信息(见9.1,2014年版的9.1)。 本部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北京曙光易通技术有限公司、西安凯虹电子科技有 限公司、浙江维尔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云从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中科虹霸科技有限公司、仰恩大学、 厦门市熠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眼神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天复标准化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市计 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中科天地科技有限公司、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重庆大学、中科博宏(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钟陈、王文峰、宋继伟、王思翔、于雪平、刘旭华、胥建民、陆捷、李军、刘君、李星光、 李文、石红岩、杨春林、郑城、刘刚、孙荣荣、冷霜、宁静、王衍强、方宁、蒋慧、周明亮、翁斌、张晋芳、樊磊。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28826.2—2014。 Ⅲ 犌犅/犜28826.2—2020 引  言   在GB/T28826.2—2014《信息技术 公用生物特征识别交换格式框架 第2部分:生物特征识别 注册机构操作规程》中规定生物特征识别注册相关事宜,包括注册申请、注册程序、标识符组成结构等。 但在遵守标准条款实际注册操作过程中发现如下问题: ———现有标识符分配方案无法反映企业信息; ———现有标识符分配方案不能体现产品的模态和注册项目信息; ———原有的注册项目不能满足需求,需要扩项。 本次修订主要针对上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