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保险 > 保险经营 > 保险晨夕会 > 2017端午节特别早会流程含业务方案精美28页PPT

2017端午节特别早会流程含业务方案精美28页PPT

边防门诊***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料大小:10977KB(压缩后)
文档格式:PPT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4/6/18(发布于广东)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0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惊喜:特别惊喜第1轮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 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 纪念屈原 纪念伍子胥 纪念孝女曹娥 古越民族图腾祭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人们为了寄托哀思,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吃了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 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 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传说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而且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几种形式: 赛龙舟 吃粽子 佩香囊 悬艾叶、菖蒲 采药(采百草)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的叶片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避邪驱瘟,实际是用于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 惊喜:特别抽奖3等奖惊喜:特别抽奖2等奖方案时间:2017年5月16日—5月31日 方案对象:全体在职营销员 方案内容: 推荐1人合格,奖励推荐人1500元; 推荐2人合格,奖励推荐人4000元; 推荐3人合格,奖励推荐人7500元; 推荐4人合格,奖励推荐人10000元; 推荐5人及以上合格,奖励推荐人12500元;内容:凡在黄埔八期班当期报名邀费的新人送结训且实动,额外奖励推荐人500元/人;(此方案只享受一个月,可与组织发展推荐人奖励重复享受) 特别说明:黄埔六、七期班已缴费未参训人员,不计算黄埔八期500元/人额外奖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