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梦想照进现实
课程目标通过对申雪、赵宏博冰上传奇的介绍,让营员认识到,成功背后的艰辛付出和面对梦想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借助阶段性的培训总结,让大家再次梳理目标,坚定从业意愿,提高学员对行业、对公司的忠诚度与信任度,坚定未来发展的信心。
课程大纲ü梦想成真3梦想的力量(1/9) 1992年,14岁的申雪结束了女子单人滑的生涯,19岁的赵宏博则告别了选择退役的前任搭档谢毛毛,教练姚滨创造的缘分让两人第一次在冰上拉起了手,这一拉就是18年。因为赵宏博双人滑的起点比较高,两人在拉手四个月后就站上了全国锦标赛的冠军领奖台,不久后拿到了第一个国际赛事的亚军——— 1993年的亚洲杯双人滑银牌。1994年是两人第一次站上世锦赛的舞台,虽然只拿到21名,但是相比教练姚滨和搭档首次参加世锦赛垫底的成绩还是令人满意的。梦想的力量(2/9) 国际花样滑冰的赛场上开始有了一对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双人滑搭档。花滑是一项眼睛对眼睛、心跳随心跳的运动,除了训练和选手天生的艺术领悟力,特别需要搭档之间的感情交流。申雪/赵宏博很合拍,成长迅速。1996年加拿大埃德蒙顿的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上,申雪/赵宏博以滑行速度快、动作难度高、冰上技术精确的优势,加上东方人特有的表演风格和气质,令现场观众耳目一新。当两人结束了自由滑表演后,全场观众起立鼓掌,观众席上布满了6.0的示分牌,场面壮观。但是由于裁判和其他因素他们最终只获得了总分第15名。梦想的力量(3/9)1998年长野冬奥会双人滑第5;1999年世锦赛双人滑亚军;2000年世锦赛双人滑亚军;2000年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冠军;2001年世锦赛双人滑第3名;2001年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第3名;2002年冬奥会铜牌;2002年世锦赛双人滑冠军;2002年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亚军;梦想的力量(4/9)1998年的长野冬奥会是他们第一次站上奥运的赛场,这也成为他们成功起跳的跳板。
2002年在备战盐湖城冬奥会的周期中,两人开始向世锦赛金牌发起冲击。但是,相比表演纯熟的欧美选手,艺术表现力不足使两人陷入了竞技生涯的瓶颈期。失败并没有让申雪/赵宏博气馁,两人更是用惊人的胆略和毅力,经过艰苦顽强的磨练,初步掌握了世界上从来没人能完成的动作--沙霍夫四周抛跳。
梦想的力量(5/9)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尽管曲目《图兰朵》名声很大,但首次冲击金牌的申雪赵宏博,因为比赛中出现失误,只获得一枚铜牌 梦想的力量(6/9)2006年都灵冬奥会前半年,赵宏博倒在了冰面上……当“跟腱断裂”这四个字的残酷诊断出现在面前时,赵宏博抱着申雪,两人嚎啕大哭。
对于一个滑冰运动员来说,跟腱就像是全身力量的支柱,这个地方一旦受伤,抛跳、托举等大动作就会受到影响。最可怕的是,一旦跟腱断裂就很难恢复。尤其是在花样滑冰双人滑项目上,男队员要承担很多托举的动作。
3个月后,赵宏博戴着夹板和绷带,打着封闭针滑上了赛场,但是这一次依然没有站在领奖台的最高处。梦想的力量(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