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D B 11北 京 市地 方 标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实施情况评估规范Specificationfor emergencyresponse planimplementation evaluationofwork placeaccidents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时训先、李怀冰、王文靖、王欣、陈兵、封光、张鹏、赵军、孙恩吉本标准规定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实施情况评估(以下简称实施情况评估)的基本要求、评估内容、评估准备、评估实施和评估报告编制要求。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生产经营单位为评估主体,应成立以单位相关负责人为组长,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应急预案评估组,应急预案评估可邀请相关专业机构的人员或者有关专家参加。按照应急预案要求建立应急组织机构,相关组成部门和人员应知晓各自的应急角色。单位主要负责人履行组织编制和实施本单位的应急预案的职责,各分管负责人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应急预案规定的职责,部门及其相关人员的职责清晰、明确。根据企业监测监控系统数据变化状况,事故险情紧急程度、发展势态或有关部门提供的预警信息进行预警,明确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发布的程序。检查预警信息发布的记录,预警信息发布到位、执行有效。信息报告的流程和实效情况,报告的主体、内容、时限符合规定要求。主要包括:a)信息接收与通报: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事故信息接收、通报程序和责任人与应急预案一致;信息上报:事故发生后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报告事故信息的流程、内容、时限和责任人与应急预案一致;c)信息传递:事故发生后向本单位以外的有关部门或单位通报事故信息的方法、程序和责任人与应急预案一致。检查应急预案启动的正式记录或文件。发生事故后,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并按照规定将应急预案启动情况报告相关部门。各部门或人员按照应急预案规定内容进行分级响应,响应应及时。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本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对事故应急响应进行分级。应急预案中规定的应急措施在实际事故应急中有效使用,指导应急处置。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明确处置原则和具体要求。应急响应结束应符合结束的条件。事故现场得以控制,并符合相关安全要求,经应急组织机构批准后,现场应急结束。围绕相应的保障条件进行核实评估,各种保障措施应完善到位,功能、数量及管理等满足要求,能够对应急响应提供充分的保障。主要包括:a)通信与信息保障:与应急工作相关联的单位或人员通信联系方式和方法有效,并提供备用方案。建立信息通信系统及维护方案,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b)应急队伍保障:应急响应的人力资源,包括应急专家、专业应急队伍、兼职应急队伍等落实到位;c)物资装备保障:应急救援需要使用的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置、运输及使用条件、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与应急预案一致;d)其他保障:根据本单位应急工作需求而确定的其他相关保障措施(如:经费保障、交通运输保障、治安保障、技术保障、医疗保障、后勤保障等)。明确对本单位人员开展的应急培训计划、方式和要求;c)被评估人员掌握应急预案的内容及要求,有关人员了解应急预案内容,熟悉应急职责、应急程序和岗位应急处置方案。如果应急预案涉及到周边社区和居民,要组织开展宣传教育和告知等工作。a)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预防重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b)应急预案演练中发现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或不足应及时修订完善;c)应急预案演练组织单位按照AQ/T9009的要求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情况,撰写应急预4 . 4 修订查阅应急预案实施的相关记录、文件,进行访谈、问卷,对应急预案涉及的相关内容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和评估,汇总评估意见、建议,并撰写评估报告。5.2.1评估人员向应急预案的实施部门或单位提供评估所需的资料清单(包括相关文件、报告、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