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标准 > 行业标准 > 轻工标准 > QBT_2024-1994凹版复合塑料薄膜油墨PDF

QBT_2024-1994凹版复合塑料薄膜油墨PDF

caoban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资料大小:97KB(压缩后)
文档格式:PDF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2/4/16(发布于黑龙江)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0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凹版复合塑料薄膜油墨QB/T 2024-94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氯化聚丙烯型的凹版复合塑料薄膜油墨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在凹版轮转印刷机上使用的凹版复合塑料薄膜油墨,该油墨用于经处理的双向拉伸聚丙烯的里面印刷。2.引用标准GB/ T 13217. 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颜色检验GB/ T 13217. 3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细度检验GB/ T 13217. 4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粘性检验GB/ T 13217. 5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初干性检验GB/ T 13217. 6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着色力检验GB/ T 13217. 7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附着牢度检验ZAB 17005印刷油墨产品分类、命名和型号3.产品分类按产品颜色分为白、黄、蓝、红、黑五种。4.技术要求4. 1产品各项技术指标必须符合表 1规定。表1型号产品名称质量指标颜色着色力%细度祄粘度SA54 101A54 223A54 442A54 664A54 801凹版复合塑料薄膜白墨凹版复合塑料薄膜中黄墨近似标样95-110≤2525-70凹版复合塑料薄膜天蓝墨凹版复合塑料薄膜深红墨凹版复合塑料薄膜黑墨4. 2产品各项性能要求必须符合表 2规定。表2` 型号产品名称性能 要求初干性附着牢度表面张力溶剂残留量mm%N/cmmg/m2A54 101A54 223A54 442A54 664A54 801凹版复合塑料薄膜白墨凹版复合塑料薄膜中黄墨20-50≥85≥38×10(-5次方)≤30凹版复合塑料薄膜天蓝墨凹版复合塑料薄膜深红墨凹版复合塑料薄膜黑墨5.试验方法5. 1颜色按 GB/ T 13217. 1进行检验,不同之处如下。5. 1. 1原检验方法中 3. 1低密度聚乙烯薄膜,改用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5. 1. 2原检验方法中 3. 3擦洗溶剂乙醇或汽油改用甲苯。5. 2着色力按 GB/ T 13217. 6进行检验,不同之处如下。5. 2. 1原检验方法中规定的白墨和黑墨,改用本标准附录 A凹版复合塑料薄膜标准白墨和标准黑墨。5. 2. 2原检验方法 3. 3擦洗溶剂乙醇或汽油改用甲苯。5. 3细度按 GB/ T 13217. 3进行检验,不同之处:原检验方法中3. 2擦洗溶剂乙醇改用甲苯。5. 4粘度按 GB/ T 13217. 4进行检验,不同之处:原检验方法中3. 3擦洗溶剂乙醇或汽油改用甲苯。5. 5初干性按 GB/ T 13217. 5进行检验。5. 6附着牢度按 GB/ T 13217. 7进行检验,不同之处如下。5. 6. 1原检验方法中 4. 2低密度聚乙烯薄膜改用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5. 6. 2原检验方法中 4. 6擦洗溶剂乙醇或汽油改用甲苯。5. 7表面张力检验方法5. 7. 1检验原理检验经处理过的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上油墨印迹的表面张力的大小,用 N/ cm表示。5. 7. 2材料及工具5. 7. 2. 1表面张力测定液:甲酰胺和乙二醇乙醚(均为分析纯)按 54+46(体积)比例配制即为 38×10(- 5次方)N/ cm表面张力测定液。5. 7. 2. 2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经电火花处理后表面张力值 38×10(- 5次方)-40×10(- 5次方)N/ cm。薄膜厚度为 0. 05±0. 01mm。5. 7. 2. 3棉纱。5. 7. 2. 4橡皮垫240mm×140mm×4mm5. 7. 2. 5擦洗溶剂:甲苯。5. 7. 2. 6药棉。5. 7. 2. 7玻璃棒:?mm,L250mm。 5. 7. 2. 8丝棒:铜棒体?±0. 05mm,L170mm,缠绕不锈钢丝部分 L100±0. 050mm,钢丝?. 12mm,密绕排列,整齐无间隙。5. 7. 2. 9秒表。5. 7. 3检验条件检验应在湿度 25±1摄氏度,相对湿度65%±5%环境条件下进行。5. 7. 4检验步骤5. 7. 4. 1按 GB/T13217. 7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颜色检验制样,悬空垂直放置24h。5. 7. 4. 2将样片平放在操作平台上,用药棉蘸取表面张力测定液,在油墨印迹上涂布 6平方厘米保持2s以上不破裂成液点,即认为墨膜表面张力值达38×10(- 5的次方)N/ cm以上。5. 8溶剂残留量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5. 8. 1检验原理一定面积、厚度的油墨试样置于密封的平衡瓶内,在一定的时间和温度条件下,试样表面的溶剂挥发,达到平衡时,取顶上气体供气相色谱仪测定;计算单位面积的溶剂残留量,用 mg/m平方表示。5. 8. 2材料及工具5. 8. 2. 1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经电火花处理后,表面张力值为 38×10(- 5次方)—40×10(- 5次方)N/ cm,厚度 0. 05±0. 01mm。5. 8. 2. 2橡皮垫:240mm×140mm×4mm。5. 8. 2. 3擦洗溶剂:甲苯(分析纯)。5. 8. 2. 4药棉。5. 8. 2. 5玻璃棒:Φ7mm L 250mm。5. 8. 2. 6丝棒:铜棒体Φ9±0.05mm;缠绕不锈钢丝部分 L 100±0.50mm,钢丝Φ0.12mm,密绕排列,整齐无间隙。5. 8. 2. 7输液瓶:容量 300mL,密闭用顺丁橡胶反口塞。5. 8. 2. 8直筒吸量管:10mL。5. 8. 2. 9医用注射器:1mL。5. 8. 2. 10不锈钢镊子。5. 8. 2. 11干燥器:?00mm,内装干燥硅胶。5. 8. 3仪器5. 8. 3. 1恒温烘箱:0—200摄氏度,灵敏度±l摄氏度。5. 8. 3. 2定时钟。5. 8. 3. 3微量进样器:1礚。5. 8. 3. 4气相色谱仪:具有氢火焰鉴知器。5. 8. 4试剂5. 8. 4. 1丙铜(分析纯)。5. 8. 4. 2乙酸乙酯(分析纯)。5. 8. 4. 3丁酮(分析纯)。5. 8. 4. 4异丙醇(分析纯)。5. 8. 4. 5乙醇(分析纯)。5. 8. 4. 6甲苯(分析纯)。5. 8. 4. 7乙酸丁酯(分析纯)。 标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