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GB/ T 5668.3—旋耕机械试验方法Rot ar yt i l l er─Testi ngmet hods1995-11-161996-05-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旋耕机械试验方法GB/T 5668. 3—1995代替GB 5668. 3—85Rot ar yt i l l er─Testi ngmet hods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旋耕机械的试验条件、项目及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与拖拉机(手扶拖拉机除外)配套的卧式水、旱田旋耕机以及与旋耕联合作业的播种施肥、深松起垄、灭茬起垄等联合作业机械。2引用标准GB 5668. 1旋耕机械GB 9478谷物条播机试验方法GB 5667农业机械生产试验方法3技术测定3. 1目的试验前对样机的制造质量、结构参数作全面的检查,以评定其是否与技术文件和图样相符。3. 2要求技术测定过程中,如发现样机有严重的缺陷而短期内不能解决时,以后各试验程序不再进行。3. 3测定内容3. 3. 1按GB 5668. 1中的规定,检查样机的制造质量。3. 3. 2测定样机的主要技术参数结果汇总记入表1。4性能试验4. 1目的评定样机作业质量能否满足当地农业技术要求及与拖拉机的配套合理性,并考核样机是否达到设计指标。4. 2性能试验的准备和要求4. 2. 1试验前,制定性能试验计划。在待测试的几种参数(刀辊转速、作业速度、耕深等)中,使其中任一参数作某一次量的变动称为一个工况,同一工况测试不少于三个行程。4. 2. 2试验地应根据试验样机的适应范围,选择当地有代表性的田块;田块各处的试验条件要基本相同;田块的面积应能满足各测试项目的测定要求;测区长度不少于20m,并留有适当的稳定区。 4. 2. 3试验机组的技术状态应良好,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使用、调整和保养。试验中拖拉机和驾驶员均不得随意更换。4. 2. 4试验所用的测试仪器,必须在标准计量单位检定有效期内。4. 2. 5试验前的调查和测定a.前茬作物(或绿肥)和田面情况;b.前2~3年内轮作和耕作情况;c.土壤类型;d.耕前植被:在测区内对角线上取5点,每点按1m2面积紧贴地面剪下露出地表的植物,称其质量,并算出5点的平均值;e.土壤绝对含水率:在测区内对角线上取5点,每点按0~5、5~10、10~15、15~20cm分层测定,每层取样量不少于30g(去掉石块和植物残体等杂质)装入铝盒后称重,在105℃恒温下,约烘6h,到质量不变为止。然后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到常温称重,并分别算出分层和全层平均值;f .土壤坚实度:测点与土壤绝对含水率的测点相对应,测试后分别算出各层和全层平均值;g.水耕时测定水层深度,在测区内沿对角线取5个小区,每个小区测10次,算出平均值。4. 2. 6性能测定时,相邻行程要间隔一定距离,保证测定不受干扰。4. 3性能测定4. 3. 1耕深及其稳定性4. 3. 1. 1耕深用耕深仪或耕深尺测定。用耕深尺测定时,沿机组前进方向每隔2m测定一点,每个行程左、右各测定10点,按公式(1)、(2)计算:a.行程的耕深平均值…………………………………………………(1)式中:aj──第j个行程的耕深平均值,cm;aj i──第j个行程中的第i个点的耕深值,cm;nj──第j个行程中的测定点数。b.工况的耕深平均值………………………………………………(2)式中:a──工况的耕深平均值,cm;N──同一工况中的行程数。 4. 3. 1. 2耕深稳定性,按公式(3)~(8)计算:a.行程的耕深标准差、变异系数和稳定性系数………………………………………(3)Vj =(Sj / aj)×100%………………………………………………(4)Uj =1- Vj……………………………………………………(5)式中:Sj──第j个行程的耕深标准差,cm;Vj──第j个行程的耕深变异系数,%;Uj──第j个行程的耕深稳定性系数,%。b.工况的耕深标准差、变异系数和稳定性系数………………………………………………(6)V =(S/ a)×100%………………………………………………(7)U =1-V……………………………………………………(8)式中:S──工况的耕深标准差,cm;V──工况的耕深变异系数,%;U──工况的耕深稳定系数,%。4. 3. 2耕宽及其稳定性4. 3. 2. 1耕宽测定时应与耕深测点相对应,按4. 3. 1. 1条的方法计算。4. 3. 2. 2耕宽稳定性按4. 3. 1. 2条的方法计算。4. 3. 3碎土质量在已耕地上测定0. 5m×0. 5m面积内的全耕层土块,土块大小按其最长边分为小于4cm,4~8cm,大于8cm三级。并以小于4cm的土块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为碎土系数,每一个行程测定一点。4. 3. 4植被覆盖率每个工况测定不少于3点,方法同4. 2. 5条d项,按式(9)计算植被覆盖率:Fb=〔(Wq-Wh)/ Wq〕×100%…………………………………………(9)式中:Fb──植被覆盖率,%;Wq──耕前植被平均值,g;Wh──耕后植被平均值,g。 4. 3. 5土壤膨松度及松软度4. 3. 5. 1土壤膨松度耕作前后,用耕层断面测绘仪在垂直于机组前进方向的同一位置上先后画出未耕地表线、已耕地表线和沟底线,求出耕层内的耕前断面积和耕后断面积,同一个行程内测定一次,按式(10)计算:Pt =〔(Ah-Aq)/ Aq〕×100%…………………………………………(10)式中:Pt──土壤膨松度,%;Ah──耕后断面积,cm2;Aq──耕前断面积,cm2。测定时,必须注明旋耕机拖板的位置。4. 3. 5. 2土壤松软度水耕后,在试验区的对角线上取5点,用承压仪进行测定,并从压力图上找出8cm深处的压力,表示土壤松软度。4. 3. 6耕前和耕后地表平整度在测定土壤膨松度时画得的耕前和耕后地表线上过最高点作一水平直线为基准线,在其适当位置上取一定宽度(与样机耕宽相当),分成十等分,并在等分点上作垂线与基准线相交,量出地表线上各交点至基准线的距离,按4. 3. 1条的方法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并以标准差的值表示其平整度。4. 4功率消耗测定4. 4. 1样机的功率消耗测定旋耕机功率消耗(包括万向节传动件的功率消耗)以拖拉机动力输出轴的输出功率表示,推荐采用电测法。拖拉机动力输出轴输出的扭矩和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