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GB/ T15798—粘虫测报调查规范Rul esf or i nves t i gat i on and f or ecas t oft hear mywor m〔Myt hi mnaseparat a(Walker)〕1995-12-081996-06-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粘虫测报调查规范Rul esf or i nves t i gat i onandf or ecas tof t hear mywor m〔Myt hi mnasepar ata(Wal ker)〕GB/T 15798—1995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粘虫成虫、卵、幼虫数量、发育进度的系统调查以及异地虫情调查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承担系统测报任务的区域病虫测报站使用。2成虫观测2. 1诱蛾器观测一代区(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河南、山东)南部自2月10日至4月10日,北部自3月5日至4月15日。二代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西、山东、河北、天津、北京、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甘肃、宁夏)自5月10日至6月20日。2. 1. 2设置要求每站设置2台,选择离村庄稍远,比较空旷具有代表性的作物田。二台诱蛾器间距应在500m以上,设立后不要轻易移动位置,保持相对稳定。2. 1. 3诱蛾器构造诱蛾器分筒罩、底盘、诱剂皿三部分。筒罩为圆筒形,高35cm,直径31cm,罩壁开有12个大小相等,向内凹入的长孔,筒罩上顶焊死,并焊一拿手,下端开口;长孔外边长24cm,宽5cm,内边长20cm,宽1. 5cm,凹入部分的上、下两端焊住;长孔下缘与筒罩下缘相距4cm以上。底盘直径32cm,略大于筒罩,边高3cm,口径略小于筒罩。诱剂皿边高3cm,直径25cm,并做一直径略大于25cm的盖盖上,大小均以能罩入筒罩为限。本诱蛾器构造图可参照农业部农作物病虫测报总站1980年《农作物主要病虫测报办法》,农业出版社,第166页。诱蛾器可以用木或铁器架架起,器底距地面1m。2. 1. 4诱剂配制一台诱蛾器诱剂全量成分是:40°~50°白酒125mL,水250mL、红糖375g,食醋500mL、90%晶体敌百虫3g。先将红糖和敌百虫称出,用温水溶化,然后加入醋、酒拌匀即成。2. 1. 5管理方法加入诱剂后,每日黄昏前将诱剂皿盖打开,搅拌诱剂后罩好筒盖,次日清晨将落在皿内和死亡皿外的粘虫蛾取出,携回检查并将诱剂皿盖盖好,减少诱剂蒸发,再罩好筒罩。诱剂每逢5(每月5日、15日、25日)增加半量,逢10(每月10日、20日、30日或31日)更换全量。当蛾量多、蒸发量大或意外事故时应酌情增加或更换。2. 2杨枝把诱测 2. 2. 1诱测时间三代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山东、天津、北京)自7月15日至8月15日。二代区若使用,由5月10日至6月20日。2. 2. 2设置要求每站设二组,每组10把,选有代表性的作物田在田边呈单行排列,每把相距10m。2. 2. 3杨枝把的制作选1~2年生叶片较多的杨树枝条,剪成60cm长,将基部扎紧,呈直径10cm的枝把;阴干1d,叶片萎蔫后便可使用。杨枝把倒挂在木棍或竹竿上,底稍距地面60cm。2. 2. 4管理方法在调查期内,每天清晨进行检查。为防止检查时粘虫蛾飞逃,应用大型尼龙窗纱袋,将杨枝把套入后拍打,将蛾子取出,携回检查。杨枝把设置后,应根据叶片脱落情况7~10d更换1次。2. 3糖醋毒草把诱测2. 3. 1诱测时间四代区(广东、广西、福建、江西、云南)自9月1日至10月10日。2. 3. 2设置要求每站设一组5把,选比较空旷有代表性的稻、麦田,东西排列,间距15~20m。草把设置要高出作物30cm。2. 3. 3制作方法选较粗壮未发霉干稻草,剪成50cm长,基部扎紧,呈直径10cm的草把,端部朝下,插在1. 5m左右长的木棍或竹竿上。草把下边装一个盛蛾铁皮漏斗,漏斗直径60cm,高30cm,草把上安装一棚罩,防止雨淋。本草把的制作图可参照农业部农作物病虫测报总站1980年《农作物主要病虫测报办法》,农业出版社,第167页。2. 3. 4诱剂配制5把全量配制为红糖100g、食醋100mL、水100mL、40°~50°白酒50mL,90%晶体敌百虫2g,配制步骤同诱蛾器诱液。2. 3. 5管理方法诱液于傍晚涂在草把上,漏斗中可放入少许稻草,防止鸟雀啄食蛾子;次日清晨将落在漏斗内的粘虫蛾取出,携回检查。诱液每两天涂一次。2. 3. 6粘虫蛾量调查记载表不管用哪种诱测方法,都将调查结果记入表1。表1粘虫蛾量调查记载表单位年度 诱测工具检查日期一组(五把)杨枝把或糖醋毒草把诱蛾器诱蛾器备注月日雌雄合计雌雄合计雌雄合计头/台头2. 4雌蛾抱卵检查2. 4. 1卵巢发育进度划分标准利用上述方法诱到蛾子后,在盛蛾期内隔日解剖检查一次雌蛾卵巢发育进度,每次抽查20头,诱集量不足20头时,应全部检查,卵巢发育进度划分为5个等级,标准如下:1级:卵未形成,腹腔乳白色;卵管透明,长3~4cm,用肉眼辨认不出卵管中分节状,脂肪体多,呈圆或椭圆形,粒粒饱满,乳白色。2级:卵粒可辨,腹腔乳白色;卵管白色,长4~6cm,卵管内卵粒呈分节状,脂肪体多,呈圆或椭圆形,乳白色,部分已不饱满。3级:卵已成熟,尚未产卵,腹腔黄白色,卵管黄色及白色,长约7~10cm,卵粒排列紧密、靠近侧输卵管处,卵粒有堆集重叠现象,脂肪体显著减少,呈半透明或透明状,萎蔫发扁。4级:卵已部分产出,腹腔淡黄色,卵管黄色及白色,长4~10cm,卵粒排列不紧密,几乎没有乳白色脂肪体。5级:卵已产完,仅有少量遗卵,腹腔黄色,卵管暗黄色,萎缩较短,无脂肪体。2. 4. 2雌蛾抱卵检查记载按上述标准将检查结果记入表2。表2雌蛾抱卵检查记载表单位年度卵巢发育级别及占百分比调查日期诱蛾方法检查虫数备注1级 2级 3级4级 5级 1级 2级3级 4级 5级月日头%3卵量调查3. 1草把诱卵 3. 1. 1诱卵时间一代区自2月20日至4月15日,北部自3月15日至4月20日。二代区自5月25日至6月20日。3. 1. 2设置要求每站选具代表性寄主田2块,每块田插一组,每组10把,南方草把间相距5m,北方相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