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施工升降机试验方法Building hoist-Testing methodGB/T 10056-19961996-04-05发布 1996-11-01实施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施工升降机 (以下简称升降机 )的性能试验、结构应力测试、可靠性试验的条件、程序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GB/T10052中规定的升降机。2.引用标准GB/T10052GB 10053施工升降机分类施工升降机检验规则GB/T 10054施工升降机技术条件GB 10055施工升降机安全规则3.性能试验3.1试验样机样机应装备设计所规定的全部装置及附件,其吊笼的工作行程高度不小于第一次附着高度与设计的导轨架顶部自由端最大高度之和,并不得小于10m,附墙架间距按设计位置装置,导轨架顶部自由端的高度取设计规定的最大值。3.2试验条件3.2.1环境温度为 -20~+40℃。3.2.2现场风速不应大于 13m/s。3.2.3电源电压值偏差为± 5%。3.2.4备齐所需的技术文件。3.3试验仪器及工具3.3.1试验仪器的精确度,除有特殊规定外应符合下列偏差范围:a)b)c)质量、力、长度、时间和速度为± 1%;电压、电流为±1%;温度为±2%。3.3.2试验用的仪器和工具,应具有产品合格证,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和校准;试验过程中,应使用同一仪器和工具。3.4试验项目a)b)c)d)e)f)试验前的检查与测量;绝缘试验;稳定性试验;安装试验;空载试验;载荷试验;? e)h)i)安装垂直度的测定;噪声的测定;速度测定;j)电动机功率测定;吊笼坠落试验;拖运试验。k)l)3.5试验前的检查与测量a)b)c)d)c)f)检查传动系统、电气没备、防坠安全器(以下简称安全器)、制动器及操作系统;检查导轨架、附墙架等金属结构件的完好情况;检查金属结构件的联接件是否牢固、可靠;测量吊笼内净空的高度及底板的长、宽尺寸;测量导轨架截面几何中线到所附着墙面的水平距离;测量附墙架的间距及倾斜角度;g)h)测量导轨架自由端的长度;检查SC型升降机齿轮齿条副、传动齿轮和安全器齿轮的装配精度,用压铅法检查其侧隙,用着色法检查齿轮齿条副的接触长度。3.6 绝缘试验3.6.1在电源接通前,测量主电路及控制电路的绝缘电阻值。3.6.2测量主体金属结构、电气设备的金属结构接地电阻值。3.7 稳定性试验对于无固定基础的升降机应进行无附着最大独立高度时的稳定性试验。试验可按下列的任一种方法进行:a)b)吊笼位于无附着最大提升高度,笼内装均布150%额定载荷,判定升降机稳定性。吊笼空笼位于无附着最大提升高度,导轨架顶部加一水平力,该力产生的倾覆力矩大小应等于吊笼内装150%额定载荷时对升降机所产生的倾覆力矩值。判定升降机稳定性。3.8 安装试验安装工况不少于两个标准节的接高试验;有对重的升降机在不带对重的安装工况下,以 125%的均布额定安装载荷作静态超载试验,吊笼距地1m高,试验10min,观测吊笼有无下滑现象及升降机有无其他异常现象。3.9 空载试验a)b)升降机应进行全行程不少于三个工作循环的空载试验,每一工作循环的升、降过程中应进行不少于两次的制动,其中在半行程以上应至少进行—次吊笼上升的制动试验,观察有无制动瞬时滑移现象。双笼升降机应分别进行空载试验。升降机空载试验的结果及试验中的问题应记入附录D(补充件)。3.10 载荷试验3.10.1额定载荷试验吊笼内装上额定载荷,载荷重心位置按吊笼宽度方向均向远离导轨架方向偏六分之一宽度,长度方向均向附墙架方向偏六分之一长度的内偏(以下简称内偏)以及反向偏移六分之—长度的外偏 (以下简称外偏 ),按规定的接电持续率,内偏和外偏各做全行程连续运行 30min的试验,每一工作循环的升、降过程应进行不少于一次制动。升降机额定载荷试验后,应测量减速器和液压系统油的温升。双笼升降机应按左、右吊笼分别进行额定载荷试验。升降机额定载荷试验的结果及试验中的问题应记入附录D。3.10.2超载试验升降机的超载试验取 125%额定的载荷。载荷在吊笼内均匀布置,工作行程为全行程,工作循环不得少于三个,每一工作循环的升、降过程中应进行不少于一次制动。升降机超载试验的结果及试验中的问题记入附录D。3.11安装垂直度的测定吊笼空笼着地,从垂直于吊笼长度方向(V向)与平行于吊笼长度方向(P向)分别测量导轨架的安装垂直度(见图1)。重复三次取平均值,记入附录A(补充件)表A1。3.12噪声的测定3.12.1吊笼内噪声的测定升降机应进行吊笼内噪声的测定。测定吊笼同噪声时,升降机为额定载荷、额定起升速度上升工况,声级计位于吊笼宽度方向距传动板内壁1m,长度方向的中点,距吊笼内底板 1.6m高度位置,声级计(A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