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标准 > 行业标准 > 矿业标准 > DZT_0130_3-2006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第三部分_岩石矿物样品化学成分分析PDF

DZT_0130_3-2006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第三部分_岩石矿物样品化学成分分析PDF

非常麒麟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料大小:298KB(压缩后)
文档格式:PDF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2/4/16(发布于北京)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0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D00DZ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0130.3-2006代替DZ 0130.13-1994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第3部份:岩石矿物样品化学成分分析TheSpecificationoftestingqualitymanagementForgeologicallaboratories——Part 3:Chemicalcomponentsanalysis of rockandmineralsamples2006-06-052006-09-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前言28 DZ/T0130-2006《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由16部分组成。本部分是DZ/T0130-2006的第3部分。本部分自然实施之日起代替DZ0130-1994《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 3.0岩矿分析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本部分与DZ0130.3-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本部分名称改为“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第3部分:岩石矿物样品化学成分分析”;——增加了前言、术语和定义及符号、规范性引用文件等内容;——在“4.基本要求”章节中涵盖了DZ0130.3-1994中3.2~3.6的内容;——依据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制订的《地质矿产实验测试质量管理暂行规定》,在DZ0130.3-1994中3.5.2.2“岩石矿物允许相对双差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建立了“岩石矿物试样化学成分重复分析相对偏差允许限”数学模型,贵金属矿物试样单独建立了重复分析相对偏差允许限的数学模型;——应用了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不再采用“双差”这一概念;——不再使用“岩石矿物允许相对双差计算方式”。本部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提出。本部分由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地质矿产实验测试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由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武汉综合岩矿测试中心和成都岩矿测试中心负责起草。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尹明、王苏明、叶家喻、王祖荫、周金生、杨乐山、熊及滉本部分于1994年3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29 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第3部分:岩石矿物样品化学成分分析1范围本部分规定了地质矿产实验室岩石矿物样品化学成分分析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本部分适用于地质矿产实验室岩石矿物样品化学成分分析的质量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ISO 5725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和精密度)ISO指南32分析化学中的校准及有证标准物质的应用ISO指南33有证标准物质的应用GB/T 601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T 602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T 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T 4091常规控制图GB/T 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的试验方法GB/T 14505岩石和矿石化学分析方法总则及一般规定JJF 105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3术语、定义及符号3.1检出限detectionlimit检出限(L)是指某特定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以从试样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3.2测定限determinationlimit测定限为定量分析的两端,分别为测定下限和测定上限。测定下限是指在测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够准确地定量测定待测试样的最小浓度或量。测定上限是指在限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够准确地定量测定待测试样的最大浓度和量。注1:有效测量范围亦称量佳测量范围,系指在限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特定方法的测定下限至测定上限之间的浓度范围。在此范围内能够准确定量测定待测试样的浓度或量。注2:方法适用范围是指某一特定方法的测定下限至测定上限之间的浓度范围。显然,有效测量范围应小于方法适用范围。3.3空白试验blanktest空白试验又叫空白测定。不加试样,使用与试样相同量的相同试剂,按照相同的分析步骤进行试验。3.4基本效应matrixeffect试样中所有共存组分对待组分干扰效应的总和。3.5校正曲线calibrationcurve30 校正曲线是用于描述待测试样中某组分的浓度或量与相应的测量仪器的响应量或其他指示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的曲线。注1:校准曲线包括“工作曲线”(绘制工作曲线的标准溶液的分析步骤与样品分析步骤完全相同)和“标准曲线”(绘制曲线制的标准溶液的分析步骤与样品分析步骤相比有所省略,如省去样品的前处理)。注2:测量中常用校准曲线的直线部分。某一方法的标准曲线的直线部分所对应的待测试样的浓度或量的变化范围,称为该方法的线性范围。3.6加标回收率recoveryratioofstandardaddition在测定试样的同时,于同一试样的子样中加入一定量的已知标准进行测定,将其测定结果扣除样品的测定值,计算回收率。回收率(%)=[(加标试样测得量-试样测得量)/加标量]×100%3.7平均值average1n?平均值( X)为n次测量数据的算平均值。XXini?13.8误差error误差(E)表示测定结果(X)与真实值(XT)之间的差值。单次测定结果的误差为:Ei=Xi-XT(i=1,2,…,n)注1:由于真值不能确定,实际上用的是约定真值。注2:当有必要与相对误差相区别时,此术语有时称为绝对误差,注意不要与误差的绝对值相混淆,后者为误差的模。3.9相对误差relativeerror相对误差(RE)表示误差(E)在真实值(XT)中所占的百分率。RE ???E?100%(i ??1,2,...,n)Xr3.10偏差deviation偏差(D)表示在多次重复测定中,单次测定结果(Xi)与各次平均结果( X)之间的差值;Di=Xi-( X)(i=1,2,…,n)注:JJF1001-1998定义为一个值减去其参考值。3.11相对偏差relativedeviation相对偏差(RD)表示单次测定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