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 1089—2009麦玉两熟制玉米秸秆还田 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 Corn Straw Returning into Field Mechanization Technical Standard Based on Wheat-Corn Cropping System 2009-12-10发布2009-12-10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4/T 1089—2009前言为提高麦玉两熟制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水平,规范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技术要求,根据我省目前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应用状况、农艺特点和发展趋势,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机械管理局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总站、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健美、李金才、何超波、张明杰、蔡海涛、武小燕。本标准首次发布。免费下载 DB34/T 1089—2009麦玉两熟制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麦玉两熟制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的术语和定义,作业前准备、作业流程、技术要点、技术指标、注意事项以及机械的安全防护和保养。本标准适用于我省麦玉两熟制玉米秸秆粉碎覆盖还田和玉米秸秆粉碎翻(旋)埋还田机械化作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4269.1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操作者操纵机构和其他显示装置用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GB 10395.1农林拖拉机和机械 安全技术要求第1部分:总则GB 10395.7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7部分:联合收割机、饲料和棉花收获机GB 10396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麦玉两熟制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麦玉两熟制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是在麦玉两熟制种植制度下,选用先进适用的机械与装置,对玉米秸秆进行直接粉碎还田的机械化技术(以下简称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主要包括玉米秸秆粉碎覆盖还田、玉米秸秆粉碎翻(旋)埋还田、玉米秸秆留高茬还田、玉米整秆覆盖还田机械化技术。3.2玉米秸秆粉碎覆盖还田机械化技术选择适宜的配带秸秆粉碎装置的玉米联合收割机,在收获玉米的同时将玉米秸秆粉碎后抛撒覆盖在地表,或人工摘穗后,选择适宜的拖拉机配套秸秆粉碎还田机,将玉米秸秆粉碎后抛撒覆盖在地表的机械化技术。3.3玉米秸秆粉碎翻(旋)埋还田机械化技术选择适宜的配带秸秆粉碎装置的玉米联合收割机,在收获玉米的同时将秸秆粉碎后抛撒覆盖在地表,再用适宜的拖拉机配深耕犁(或旋耕机)将秸秆翻入地下(或旋混于土层中)的机械化技术。3.4根茬粉碎还田技术根茬粉碎还田技术是将割去秸秆后的根茬用机械粉碎后翻(旋)埋还田于耕层土壤中的一项机械化技术。3.5 DB34/T 1089—2009小麦免(旋)耕播种机械化技术选择适宜的播种机械在玉米收获后,在秸秆(已粉碎)覆盖地表条件下,未经任何耕作(或经浅旋耕),进行小麦播种作业的机械化技术。3.6深松机械化技术选择适宜的深松机械进行松土作业的机械化技术。其松土深度一般超过犁底层,并保证所松田块上下土层基本不乱。3.7地表处理机械化技术选择适宜的浅松机或圆盘耙进行浅松、浅耙地等作业的机械化技术,目的是整平地块,或对过多的地表覆盖秸秆进行掩埋,保证免耕播种技术实施的质量。3.8犁底层多年耕翻作业时,由于机械等多次进地压实,在耕层下面形成的密实土层。3.9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粉碎长度合格的秸秆质量占还田秸秆总质量的百分率。3.10残茬高度秸秆还田作业后,残留在地块中的禾茬顶端到地面的高度。垄作作物以垄顶为测量基准。3.11抛撒(铺放)不均匀率粉碎还田抛撒(铺放)不均匀的秸秆质量占抛撒(铺放)总量的百分率。3.12漏切率漏切秸秆量占还田秸秆总量的百分率。4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前准备4.1田块准备4.1.1收获前10d~15d,应对玉米的倒伏程度、种植密度和行距、果穗的下垂度、最低结穗高度等情况,做好田间调查,并适时对倒伏的玉米进行人工摘穗及适当处理。4.1.2作业前3d~5d,对田块中的沟渠、垄台予以平整,并将水井、电杆拉线等不明显障碍安装标志,以利安全作业。4.1.3作业前制定作业计划,人工适时开好割道。4.2对作物的要求4.2.1玉米秸秆倒伏程度 ≥ 5% 或果穗下垂率 ≥ 15% 的不宜进行联合收割。4.2.2摘穗收获并秸秆还田时间应在所收玉米果穗籽粒成熟3d~5d后,其果穗苞叶干枯变松时进行。4.2.3耔粒收获并秸秆还田时间应在所收玉米籽粒成熟5d~10d后,籽粒含水量低于25%时进行。4.2.4一般进行玉米秸秆粉碎作业时,秸秆含水率应 ≥ 25%,如含水率 ≤ 20%,宜选择根茬还田,而将玉米秸秆上部严重干枯的部分移出田外。4.2.5对发生严重病虫害的田块不宜进行秸秆还田作业。4.3对操作手要求4.3.1操作手应通过专业操作技术培训,并取得相关资质后方可上岗。作业前操作手必须仔细阅读、掌握机具基本的工作原理、调整、使用和一般故障排除方法后,再按使用说明书实际操作。免费下载 DB34/T 1089—20094.3.2玉米联合收割机、秸秆还田机组作业至少应各配操作手2名,辅助人员1名~2名。4.3.3未满18周岁、饮酒后、生病期间、过渡疲劳的人员不得上机操作,操作手在作业时要穿适宜的服装,以免被牵挂引起伤害。4.4机具准备和检查调整4.4.1机具准备4.4.1.1应用玉米秸秆粉碎覆盖还田机械化技术,需准备配带秸秆粉碎装置的玉米联合收割机或准备拖拉机以及相配套的秸秆粉碎还田机械;人工收摘穗收获模式亦需准备拖拉机、秸秆粉碎还田机械。还要准备适用于秸秆粉碎还田条件下播种的相应机械。4.4.1.2应用秸秆翻(旋)埋还田机械化技术,需准备配带秸秆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