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MT 451-2011 前 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是对MT451-1995《煤矿用隔爆型低压三相异步电动机安全性能通用技术规范》的修订,与 MT451-1995有以下主要变化: 1)标准名称增加了英文译名;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了:GB/T 191-2008 和AQ 1043-2007 ; 3)增加环境条件(即第3章); 4)隔爆接合面长度L给出了范围值; 5)水压时间由1min改为100S; +2 6)增加轴与孔的配合隔爆面粗糙度不超过Ra3.2μm; 7)删除了4.10.1中垫圈、堵板内容; 8)隔爆接合面隔爆参数代号发生变化; 9)要求引入装置密封试验时,不应滴水和损坏; 10)橡胶密封圈材料的硬度改为IRHD45~55度; 11)在检验项目表中增加了检验项目名称,并将“全部检验”改为“型式试验”; 12)对5.2做了较大改动; 13)铭牌内容中增加了额定电压和功率; 14)增加了包装、运输、贮存的内容。 本标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发展部提出。 本标准由煤炭行业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 本标准起草人:王慧、康丽莹、冯利国。 本标准1995-12-28首次发布,2009年8月第一次修订。 I MT451—2011 煤矿用隔爆型低压三相异步电动机 安全性能通用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用隔爆型低压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安全性能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在具有甲烷爆炸危险的煤矿井下使用的、额定电压至1140V 的电动机(以下简称电动 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28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 755 旋转电机 基本技术要求 GB/T 1032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方法 GB/T 1410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 GB/T2423.4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 GB13813煤矿用金属材料摩擦火花安全性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 GB3836.1-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3836.2-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2部分:隔爆型“d” GB3836.3-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3部分:增安型“e” GB/T 4942.1电机外壳防护分级 GB/T 10111随机数的产生及其在产品质量抽样检验中的应用程序 AQ 1043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标识 3电动机在下列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 a)环境气压:86kPa~110kPa; b)环境温度:-20℃~+40℃; c)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98%(+25℃时); d)具有甲烷爆炸危险的煤矿井下; e)无显著摇动和剧烈冲击振动的环境; f)污染等级:3级; g)安装类别:Ⅲ。 4 安全性能要求 4.1 隔爆外壳材质 4.1.1 采掘工作面用电动机的机座必须用钢板或铸钢制造,其他零部件可用抗拉强度不低于HT250的铸 铁制造。 4.1.2非采掘工作面用电动机的外壳可用抗拉强度不低于HT 250的铸铁制造。 4.2 隔爆外壳强度 4.2.1 铸铁外壳或外壳部件和风扇罩应能承受冲击能量为20J的冲击试验而不产生影响防爆性能的变形 1 MT451—2011 或损坏(非采掘工作面用电动机可采用7J的冲击能量,但应在防爆合格证号之后加标志“X”) 。 4.2.2 隔爆外壳和外壳部件应在精加工后进行静压试验(水压试验),历时100S,试后外壳不应损坏或 +2 可能影响隔爆性能的永久性变形。 4.3.1 隔爆接合面的最小有效长度(L)、螺栓通孔边缘至隔爆接合面边缘的最小有效长度(l)及隔爆接合 面的最大间隙或直径差(ic)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非螺纹隔爆接合面结构参数 ic L l 外壳净容积(V) 接合面型式 ㎝ 3 mm mm V≤100 0.30 0.40 0.50 0.30 0.35 0.40 0.50 0.45 0.50 0.60 0.75 V>100 - 6.0≤L<12.5 12.5≤L≤25.0 6.0 8.0 平面、止口或 圆筒结构 0.40 0. 50 - 25.0≤L 9.0 - - - - - - - - 6.0≤L<12.5 12.5≤L<25.0 带有滑动轴承的圆 0.30 0.40 0.50 - 25.0≤L<40.0 40.0≤L 筒结构 1) 6.0≤L<12.5 12.5≤L<25.0 带有滚动轴承的圆 0.45 0.60 0.750 25.0≤L<40.0 40.0≤L 筒结构 2) 1)仅适用于潜水泵电动机.见4.7.4; 2)见4.7.3 4.3.2 由于修理的需要,在设计隔爆部件时,应将平面隔爆接合面的法兰厚度增加15%,但至少增加 1.0mm。 4.3.3 隔爆接合面的粗糙度不超过Ra6.3μm,轴与孔的配合隔爆面粗糙度不超过Ra3.2μm。 4.4 螺纹隔爆接合面 4.4.1 螺纹的最小轴向啮合长度、最少啮合扣数、配合精度和螺距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 2 螺纹隔爆接合面结构参数 外壳净容积(V) 最小轴向啮合长度 螺距 mm 最少啮合扣数 配合精度 cm 3 mm 5.0 9.0 12.5 V≤100 100<V≤2 000 V>2000 6 6H/6g ≥O. 7 4.4.2 螺纹结构应采取防止自行松脱的措施。 4.5 隔爆接合面应采取防锈措施,例如电镀、磷化、涂无酸防锈油等,但不得涂油漆。 4.6 胶粘 4.6.1 当外壳部件采用胶粘结构(如绝缘套管处)时,外壳强度不应取决于胶粘剂。胶粘剂应对机械、化 学等作用和溶剂具有充分的抵抗能力,并应能长期承受电动机正常运行时的最高温度和环境最低温度作 2 MT451—2011 用而保持其热稳定性。胶粘剂的极限热稳定温度应比其最高工作温度高20℃以上,但不应低于120℃。 4.6.2 从外壳内缘至外缘的最小胶粘长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最小胶粘长度 外壳净容积(V) V≤10 3.0 10<V≤100 V>100 10.0 cm 3 最小胶粘长度 mm 6.0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