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标准 > 行业标准 > 其他行标 > GB_29927-2013食品添加剂_氧化淀粉PDF

GB_29927-2013食品添加剂_氧化淀粉PDF

精华淀粉***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资料大小:422KB(压缩后)
文档格式:PDF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2/3/21(发布于河南)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0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29927—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氧化淀粉 2013-11-29发布 2014-06-01实施 GB29927—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氧化淀粉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食用淀粉或由生产食用淀粉的原料得到的淀粉乳为原料与氧化剂发生反应制得的 食品添加剂氧化淀粉,以及结合酶处理、酸处理、碱处理和预糊化处理中一种或多种方法加工后的食品 添加剂氧化淀粉。 2技术要求 2.1原辅料 2.1.1原料 食用淀粉应符合相关产品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2.1.2辅料 2.1.2.1应符合相关产品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或相关规定的要求。 2.1.2.2氧化剂种类与用量:次氯酸钠,有效氯含量不超过淀粉干基质量分数的5.5%。 2.2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 1感官要求 项 目 要 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状态 气味 白色、类白色或淡黄色 取试样50 g置于洁净的白瓷盘中,在自然光线下,观察 呈颗粒状、片状或粉末状,无可见杂质 具有产品固有的气味,无异味 其色泽、状态,嗅其气味 2.3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 2理化指标 项 目 指 标 检验方法 谷类淀粉为原料 ≤ ≤ ≤ ≤ ≤ ≤ ≤ 15.0 18.0 21.0 0.5 干燥减量,w/% 其他单体淀粉为原料 马铃薯淀粉为原料 GB/T 12087 总砷(以 As计)/(mg/kg) 铅(Pb)/(mg/kg) GB/T 5009.11 GB 5009.12 1.0 二氧化硫残留/(mg/kg) 羧基/(g/100g) 30 GB/T 22427.13 GB/T 20374 1.1 1 GB29927—2013 附录A 检验方法 A.1安全提示 本标准的检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或腐蚀性,操作时应小心谨慎!如溅到皮肤上应立即 用水冲洗,严重者应立即治疗。 A.2一般规定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GB/T 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试验方法中所 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 601、GB/T 602 和GB/T 603之规定制备;所用溶液在未指明溶剂时,均指水溶液。 A.3鉴别试验 A.3.1显微镜检测 未经糊化处理保持颗粒结构的氧化淀粉,可直接通过显微镜观察鉴定淀粉颗粒形状,大小和特征。 在显微镜的偏振光下,可以观察到典型的偏光十字。 A.3.2碘染色 将 1 g的试样加入 20 mL的水中配成悬浮液,滴入几滴碘液,颜色范围应为深蓝色到棕红色。 A.3.3铜还原 A.3.3.1碱性酒石酸铜试液的配制 A.3.3.1.1溶液A:取硫酸铜(CuSO4·5H2O)34.66 g,应无风化或吸潮现象,加水溶解定容到500 mL。 将此溶液保存在小型密封的容器中。 A.3.3.1.2溶液B:取酒石酸钾钠(KNaC4H4O6·4H2O)173 g与氢氧化钠50 g,加水溶解定容到500 mL。 将此溶液保存在小型耐碱腐蚀的容器中。 A.3.3.1.3溶液A和溶液B等体积混合,即得碱性酒石酸铜试液。 A.3.3.2分析步骤 称取试样2.5 g,置于一烧瓶中,加入0.82 mol/L的盐酸溶液10 mL和水70 mL,混合均匀,沸水浴回 流3 h,冷却。取0.5 mL冷却溶液,加入5 mL热碱性酒石酸铜试液,产生大量红色沉淀物。 A.3.4氧化淀粉鉴别(不适合低度氧化马铃薯淀粉) A.3.4.1原理 次氯酸钠氧化淀粉含有一定的羧基,具有阴离子性质。能够被带正电荷的染料,如亚甲基蓝染色。 A.3.4.2鉴别方法 50 mg试样在 25 mL浓度为1%的亚甲基蓝水溶液中保持悬浮 5 min ~10 min,并不时搅拌。倾析去 掉上清液后,淀粉用水洗涤。如果试样是次氯酸钠氧化淀粉,显微镜镜检就会清晰地显示颜色。通过测 试,氧化淀粉就可以同天然或酸处理淀粉加以区别。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