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ICS67.200.20 B33 DB36 备案号:48483-201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 36/ T 879—2015 芝麻品种抗细菌性青枯病鉴定技术规范 The Technique Rules for Identification Sesame varieties resistance against Sesame Bacterial Wilt[Ralstonia solanacearum Smith] 2015-12-21发布 2016-03-15实施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 布 DB36/ T 879—2015 目次 前言 ................................................................................ II 1范围 .............................................................................. 1 2术语和定义 ........................................................................ 1 3鉴定方法 .......................................................................... 1 4病情调查 .......................................................................... 2 5品种抗病性评价 .................................................................... 2 附录A(资料性附录)芝麻细菌性青枯病严重度分级......................................4 I DB36/ T 879—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西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华菊玲、李信申、熊艳、黄瑞荣。 II DB36/ T 879—2015 芝麻品种抗细菌性青枯病鉴定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芝麻品种抗细菌性青枯病(RalstoniasolanacearumSmith)鉴定方法及抗病性评价 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江西省芝麻品种对细菌性青枯病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自然诱发 natural induction 在适宜病害发生的环境和病原菌存在的条件下,病原菌借自然因素或间接传播到寄主植物或器官, 使其发病。 2.2 人工接种 artificial inoculation 采用人工方法将病原菌直接或间接接种到寄主植物的种子或根部,使其发病,并依据相关的抗性评 价标准,来区分品种的抗病性。 2.3 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Smith) Yabuuchi et al. 属原核生物界(Procaryotae)、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伯克氏菌科(Burkholderiaceae)、 雷尔氏菌属(Ralstonia)。 3鉴定方法 3.1田间自然病圃鉴定 3.1.1自然病圃设置 在芝麻细菌性青枯病常发区,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肥力均匀、上年度芝麻细菌性青枯病发生 严重的田块设置病圃。 3.1.2播种 播种时间为每年的4月下旬~5月上旬。开沟做畦(垄),畦宽1.5m左右。按畦面的宽度方向条播, 各品种每小区播3行,行距0.4m。每10个鉴定材料设2个对照品种(“中芝13”和“赣芝5号”)。重复3 次。播种后覆土1cm左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