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ICS 65.020.20 B 31 DB32 备案号:31269-2011 江 苏省地方标准 DB32/T 1869-2011 “苏粉 11号”番茄日光温室栽培技术规程 Rules for the greenhouse production of Sufen No.11 Tomato 2011-08-15发布 2011-10-15实施 发布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32/T 1869-2011 前 言 “苏粉11号”番茄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最新育成的无限生长类型一代杂交番茄新品种, 具有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综合性状优良、遗传稳定等特点。制定“苏粉11号”番茄日光温室栽培技 术规程,将有助于促进我省番茄栽培方式、栽培效益的提升,对我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都 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标准的技术内容参考了GB16715.3-1999《瓜菜作物种子 茄果类》和《农作物种子生产操作规程》 部分内容。 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统敏、余文贵、赵丽萍、杨玛丽。 I DB32/T 1869-2011 “苏粉11号”番茄日光温室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苏粉11号”番茄日光温室栽培的育苗技术、定植后的管理等田间栽培技术及病虫 害防治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及生态条件相似的地区日光温室栽培苏粉11号番茄品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6715.3-1999 NY/T 496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瓜菜作物种子 茄果类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 5005-2001 无公害食品 茄果类蔬菜 3 播种育苗 3.1 育苗方式 可根据季节不同选择日光温室、塑料大棚或阳畦等作为育苗场地,采用营养钵育苗。有条件的可采 用穴盘育苗。 3.2 营养土配制 选择土质肥沃、无病虫源并未施过除草剂的园田土,按 80%~85%的土壤,15%~20%的经高温处理 的腐熟农家肥,加上适量的草木灰和少许的过磷酸钙,充分混匀。将配制好的营养土均匀铺于播种床上, 厚度约10cm。营养钵育苗将营养土装入10cm×10 cm塑料营养钵内。 3.3 床土消毒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1:1混合,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与70%代 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按9:1混合,每平方米苗床用药8g~9g与15kg~30kg的细土混合均匀,播种时2/3 铺于床面,1/3盖在种子上。 3.4 种子处理 将种子放入20℃~30℃温水中浸种10min~20min,捞出后放入50℃~55℃热水中,不断搅动烫种 20min~30min,随后让水温下降或放入凉水中,浸种5h~6h。也可先将种子在清水中浸泡3h~4h,然 后放入10%磷酸三钠或1%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20min~30min,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3.5 催芽 将浸好的种子用清水洗净,用纱布包好即可放在 25℃~30℃处催芽。每天用清水冲洗 1次,每隔 4h~6h翻动1次。2d~3d后60%种子露白时即可。经过包衣的种子无需消毒、浸种催芽等措施,可直 接进行干籽播种。 1 DB32/T 1869-2011 3.6 播种 3.6.1 播种期 番茄播种时期要根据栽培季节、气候特点、育苗条件及育苗技术等而定。 3.6.2 播种量 用种量在10g/亩~15g/亩之间,采用冷床或塑料大棚播种,播种8g/m 2 ~10g/m 2 ;温床育苗可播种 6 g/m~8g/ m。 2 2 3.6.3 播种方法 播种前先将苗床灌足底水,水渗下后用营养土薄撒一层,抹平床面,然后播种,播后覆细土1~ 1.5cm。 3.7 苗期管理 3.7.1 分苗前管理 白天温度为25℃~28℃、夜间2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为90%以上。经3d~4d,约60%的种子 萌发,以日温25℃左右,夜温16℃~18℃为宜。苗期子叶展开至2叶1心后夜温可降至13℃左右,但 不要低于10℃。 3.7.2 间苗 分苗前要及时进行间苗1~2次,剔除病苗、弱苗及无头苗,保证苗齐、苗壮。 3.7.3 分苗 幼苗达到2叶1心时及时分苗。分苗应该选择晴天进行,分苗前一天浇起苗水。起苗时尽可能少伤 根,并带有少量土。浅栽,子叶露出,栽后浇足水。 3.7.4 分苗后管理 缓苗期温度以 25℃~30℃比较适宜,棚室中午温度较高时要进行通风。缓苗活棵以后,要多通风 降温,以白天20℃~25℃,夜间15℃~20℃为宜。通常在分苗床或营养钵表土略干(俗称发白)时浇 水,浇水量以水分渗下后能使幼苗根系四周的土湿润为宜。第3片真叶展开、第4片真叶长出后,适当 浇水并喷洒1遍0.1%~0.2%磷酸二氢钾,促进花芽分化。 3.8 穴盘育苗 采用穴盘育苗的按照DB32/T 924-2006蔬菜穴盘育苗技术规程执行。 4 定植 4.1 定植前准备 4.1.1 施足基肥 一般施有机肥(6000~7000kg)/亩,尿素30kg/亩,硫酸钾40kg/亩(或草木灰200kg/亩),磷酸 二铵30kg/亩,饼肥100kg/亩。按畦走向在畦中央开沟,所有基肥施于沟中后覆土。 4.1.2 整地作畦 整地前,提早深耕晒垡,翻耕深度以35cm左右为宜。深耕前最好撒施生石灰50kg/亩~100kg/亩, 做成底宽1m,畦面宽70cm~80cm,畦高15cm的高畦。高畦地膜覆盖一般在畦中间开沟,用于膜下暗沟 2 DB32/T 1869-2011 灌水。 4.2 定植 定植宜在无风的晴天进行,切忌下雨天定植。定植前对秧苗喷一次杀菌剂,做到带药定植。提前将 育苗地浇湿或将营养钵浇透水。并先在畦面按一定株距开定植穴,一般每畦种两行,单干整枝,定植密 度(2500~2800株)/亩。 5 定植后管理 5.1 温度、湿度的控制 定植后温度维持25℃~30℃,空气湿度80%左右。缓苗后要降低温度,加大放风量,白天20℃~ 25℃,夜间13~15℃,湿度降到60%左右。在果实膨大期温度可适当提高,白天25℃~28℃,夜间 15℃~17℃,空气湿度45%~60%,土壤湿度85%~95%。果实接近成熟时,棚温可稍提高2℃~3℃, 加快果实红熟。为保持适宜温度,当夜间最低温度不低于15℃时,可昼夜通风换气。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