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ICS 65 150 B 52 DB22 备案号:44339-2015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 22/T 2152—2014 斑鳜人工繁殖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artificial propagation of Simiperca shezeri Steindachner 2014-11-25发布 2014-12-25实施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22/T 2152—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铁钢、祖岫杰、刘艳辉、刘慧吉、李改娟、郭军、马驰、范立和。 1 DB22/T 2152—2014 斑鳜人工繁殖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斑鳜(SimipercashezeriSteindachner)的繁殖环境条件、亲鱼培育、催产和孵化。 本标准适用于斑鳜的人工繁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 5051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SC/T1008淡水鱼苗种池塘常规培育技术规范 SC/T 1032.3鳜养殖技术规范人工繁殖技术 3环境条件 产地环境应符合GB/T 18407.4的规定,水源条件应符合NY 5051 的规定。 4亲鱼培育 4.1来源 省级以上水产原(良)种场或野生斑鳜。 4.2选择 3龄~8龄;体重0.5 kg以上;体质健壮,鳍条完整,无病无伤,无畸形和其它缺陷。 4.3雌雄鉴别 雌鱼有生殖孔、泄尿孔和肛门3个孔,雄鱼有呈圆形的泄殖孔和肛门2个孔。 4.4池塘条件 面积0.34 hm2~0.7 hm2,水深1.2 m~1.5 m,池底平坦,淤泥少,保水性好。水源充足,注排水 方便。亲鱼放养前进行清塘消毒,应按SC/T 1008的规定执行。 4.5放养要求 雌雄亲鱼可同池放养,按雌、雄1:1~1:1.5进行专池培育,放养密度为500 kg/hm2~1500 kg/hm2。 4.6饲养管理 2 DB22/T 2152—2014 4.7饵料鱼投喂 日常投喂鲫、鲤、草鱼等一龄鱼种,规格小于50克/尾,活鱼1000kg/hm2~2000 kg/hm2。产前再 追投3次适口饵料鱼,每次500 kg/hm2~1000 kg/hm2。饵料鱼投喂前经4%~5%食盐水消毒10 min。 4.7.1水质调控 春季每周冲水1次,临近繁殖期每2 d冲水1次。当溶氧低于5 mg/L,开启增氧设备。 4.8日常管理 4.8.1巡塘 观察亲鱼摄食、活动、饵料鱼数量和水质变化情况。 4.8.2记录 做好养殖记录,每天记录水温、溶解氧、投饲量、亲鱼活动情况、注水情况及亲鱼摄食状况。 5催产 5.1水温 水温稳定在23 ℃时,开始催产。 5.2产卵池 以面积50 m2~100 m2,水深0.8 m~1.2 m为宜。池底铺设微孔增氧设施。 5.3亲鱼运输 带水运输,距离较远时,需要充氧运输。 5.4性成熟鉴别 雌鱼腹部膨大,卵巢轮廓明显,腹部松软而有弹性,生殖孔松弛,抬高尾部可见卵巢轮廓前移;雄 鱼能挤出较浓的乳白色精液,且入水即散。 5.5亲鱼配组 雌雄亲鱼比例为1:1~3:1。 5.6催情注射 5.6.1药物及剂量 雌鱼:地欧酮3mg/kg体重~5mg/kg体重+促排卵素2号(LRH-A2) 8μg/kg~10μg/kg体重+ (HCG)1000 IU/kg~2000 IU/kg体重;雄鱼剂量减半。 5.6.2注射方法 采取1次注射,催产药物采用0.7%生理盐水溶解,每尾亲鱼注射药液1.0 mL为宜。注射部位为背鳍 基部,将针头与鱼头轴成40°~60°插入,进针深度1.0 cm~1.5 cm。 5.7授精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