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ICS 65.020 B 01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1517—2019 代替 DB34/T 1517-2011 池塘克氏原螯虾苗种繁育技术规程 The operating rules for breeding of freshwater crayfish larvae in pood 2019-07-01发布 2019-08-01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T 1517—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DB34/T 1517-2011《池塘仿生态克氏原螯虾大规格苗种繁育技术操作规程》。与 DB34/T 1517-2011 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池塘克氏原螯虾苗种繁育技术规程》; ——将原标准3.1“面积 2000㎡~3335㎡”改为本标准3.1“面积 3×667㎡~10×667㎡,宽边 20 m~30 m,长边不限”。 ——将原标准3.5“每 667㎡施用量 200 kg~300 kg”改为本标准3.5“施用量为 50 kg/667㎡~ 100 kg/667——删除原标准 ——增加本标准 ——将原标准~ ——将原标准亲本来自不同水系”。 ——删除原标准 ——将原标准小时内为宜”。 ——增加本标准 ——将原标准~min~30 min”改为本标 准 5.3“将虾钟~2分钟”。 ——将原标准 kg/667m2~40 kg/667m 2,雌 雄比例(3~ ——增加本标准 ——将原标准 ——增加标准 ——将原标准规格虾苗”改为本标 准 12“32 cm以上的虾苗”。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宣城国盛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宣城市中博特 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滁州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站、东至县水产局、宁国市金东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宁国市金鼎家庭农场、太湖县水产局、宣城市阿太特种水产养殖公司、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绩溪 县农业农村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静、宋光同、凌武海、何吉祥、周建桥、程文平、任信林、王国平、檀基良、 汪翔、周作友、吴本丽、吴敏、叶韵、吴昊、明晶。 DB34/T 1517—2019 池塘克氏原螯虾苗种繁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以下简称小龙虾)苗种繁育的池塘条件、亲虾 选择、亲虾投放、亲虾培育、诱导繁殖、苗种培育、水质调控、疾病防治、捕捞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池塘克氏原螯虾苗种繁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NY 5051 无 NY 5071 无 NY 5072 无 NY/T 5361 3 池塘条件 3.1 池塘 池塘呈长方形,面积 3×667㎡~10×667㎡,宽~,坡比 1∶(2.5~3), 池深 1.2 m~1.5 cm。环境应符合 NY/T 5361 的 规定。 3.2 水质 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养殖用水应符合 NY 5051 的规定。 3.3 底质曝晒 6 月~8 月,彻底排干池水,曝晒池底 15 天以 3.4 清塘消毒 底质晒好后,进水 10 cm~15 cm,用生石灰化浆全池泼洒,用量为 75 kg/667㎡~100 kg/667㎡。 3.5 施肥 消毒后 7天,加水至 20 cm~30 cm,全池泼洒经发酵的有机粪肥作为底肥,用量为 50 kg/667㎡~100 kg/667㎡。亲虾放养前 7 天,若水质仍较瘦,可追施速溶性生物肥料,培肥水质,做到亲虾 肥水下塘。 DB34/T 1517—2019 3.6 移栽水草 3.6.1 搭配种植 根据季节及水位,移栽不同的水草,做到沉性水草与浮性水草搭配种植。 3.6.2 轮叶黑藻 施底肥后 3 天,注水 20 cm~30cm,在池塘中央移栽一行轮叶黑藻,每隔 8 m~10 m 移栽 1 团, 每团水草直径 20 cm~40 cm,随着水草活棵,逐渐加深水位至 0.8 m~1.0 m。 3.6.3 水花生 当水位加至 50 cm~60 cm。。。。。。以下内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