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标准 > 行业标准 > 地方标准 > DB13∕T_2999-2019涉海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损害评估技术规范PDF

DB13∕T_2999-2019涉海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损害评估技术规范PDF

海洋水处***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料大小:294KB(压缩后)
文档格式:PDF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1/10/27(发布于黑龙江)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5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ICS 65.020 B 01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 13/T 2999—2019 涉海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 损害评估技术规范 2019 - 07 - 04发布 2019 - 08 - 01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渔业资源与环境养护总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韩小莲、薛振宏、陈碧鹃、崔正国、夏斌、丁东生、邢志宾、高峰。 涉海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损害评估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涉海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损害评估的总则、海洋生物资源现状调查和评价、涉海 项目建设对海洋生物资源损害的评估和海洋生物资源损害赔偿年限和面积的确定。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管辖海域内涉海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8421 海洋生物质量 GB 18668 海洋沉积物质量 SC/T 9110 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渔业水域 fisheries waters 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水域中的鱼、虾、蟹、贝类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以及鱼、 虾、蟹、贝、藻类及其它水生动植物的增养殖水域。 注:改写GB/T 8588-2001,定义2.1.9 3.2 海洋生物资源 marine living resources 海洋生物资源泛指栖息于海洋生境中的所有生物体总称,包括渔业资源、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 以及维系海洋生态功能的其它生物资源。 ﹝参照SC/T 9110-2007,定义3.1﹞ 3.3 海洋渔业资源 marine fishery resources 海洋渔业资源指海洋中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所有鱼类、甲壳类、头足类等游泳生物,贝类、棘皮类、 星虫类、藻类等底栖固着或相对固着性生物,以及海蜇等浮游性生物的生物体总称。 注:改写GB/T 8588-2001,定义3.3.9 3.4 生物量 biomass 单位面积或体积内生物体的总重量或总数量。 4 总则 4.1 评估工作程序 涉海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影响评估应当由建设单位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委托具有海洋生 物资源调查和评估能力的专业单位承担海洋生物资源调查和影响评估任务。评估单位按本规范要求开展 海洋生物资源调查和影响评估专项工作,其中涉海建设项目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估为一、二级的,需编 制专题报告书。并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就评估过程及与评估结果征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4.2 评估等级 4.2.1 评估等级划分原则及依据 依照涉海建设项目的具体类型及其对海洋生物资源可能产生的影响程度,涉海建设项目海洋生物资 源影响评估分为三个等级。不同类型的涉海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的评估等级应符合HJ/T 2.1,HJ/T 19、HJ/T 93、GB/T 19485 和JTJ-231中生态环境影响评估等级。 4.2.2 评估等级调整 涉海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海洋生物资源分布特征较为特殊或对环境质量有特殊要求时,经渔业行政 主管部门审核后,评估等级可作适当调整,调整幅度不应超过一级。 4.3 评估内容与范围 4.3.1 评估内容 涉海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的评估内容依照涉海建设项目的具体类型及其对海洋生物资源可能 产生的影响,按表1确定。 表1 涉海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损害评估内容 涉海建设项目类型 海洋生物资源损害评估内容 游泳 生物 鱼卵 仔鱼 底栖 生物 潮间 带生物 珍稀濒 危水生 生物 浮游 生物 渔业 生产 围、填海工程 ☆ ★ ★ ★ ★。。。。。。以下内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