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黄秋园(1913-1979)名明琦,字秋园,号大觉子、半个僧等,是二十世纪完全从中 国画内部发展创新的大师级画家。他生前默默无名,死后“人亡业显”,其绘画作品在20 世纪80年代被展出后引发巨大反响,震动中国山水画坛。黄秋园绘画博百家之所长,有 石涛之清新、石溪之圆厚,运“南宗”笔墨融于“北宗”丘壑,师古人也师造化,在继承 中国文人画“寄乐于画”的思想的同时融入自我对于时代的感受,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艺术 语言。其艺术被广泛认可的事实在20世纪八十年代有力地反击了“中国画危机论”的观 点,证明了“传统”并没有死亡。在以往研宄中,黄秋园绘画中的传统笔墨是最受瞩目的 地方,这是黄秋园艺术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在其传统光辉下,黄秋园的时代感是容易 被忽略的地方。 本文先结合二十世纪山水画发展的时代背景,研究影响黄秋园绘画形成的宏观因素, 又结合文献资料、黄秋园画集、画册等图片材料以及对黄秋园长子黄良楷的访谈资料等, 了解黄秋园生平,通过对其艺术经历、思想观点、艺术作品的研宄,分析黄秋园绘画在笔 墨、构图、皴法等方面较前人的突破以及如何进行的突破,寻找黄秋园绘画形成的主观原 因和客观原因。通过对黄秋园的艺术的研宄表明:中国画走“从内部发展出新”的道路仍 然具有可行性,“传统”仍然具有生命力,但走“从内部发展出新”的道路前期需要深厚 的传统功底作为积累,需要持之以恒对传统坚定不移的信心,同时不能“食古不化”“闭 门造车”,在取古人精华同时要融入自我感受,以“出新”为根本目的,时刻保持创新之 精神和时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