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映雪咖啡厅员工培训之理论篇 主讲人:刘琳、林璐
2010年10月24日 一.咖啡基础知识 (一)咖啡的历史
1.“咖啡”一词的由来
“咖啡”(Coffee)一词源自埃塞俄比亚的一个名叫卡法(kaffa)的小镇,在希腊语中的意思是“力量与热情”。(咖啡的发现,牧羊人的传说)
2.咖啡的传播
埃塞俄比亚——阿拉伯半岛——埃及——土耳其——欧洲——亚洲、美洲 (二)什么是咖啡
1.咖啡树(配图片)
咖啡树是茜草科多年生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是一种园林经济作物。共有500多个种类,6000多个品种,多数属于热带树木。
咖啡树需栽种在南纬25度到北纬25度之间,赤道两边绕地球一周的环状带地带。这个环状带被人们称为咖啡区或是咖啡带。这个区域内的土壤富含肥沃的有机物质,也有火山灰质土;区内年平均雨量在1000mm到2000mm之间;平均气温是20 °C,四季温差不大,各种自然条件适合咖啡树生长,因此称为咖啡的理想生产地。
咖啡树在播种后3到5年就会开始结果,往后的20年都是采收期。 2.咖啡豆
咖啡的果实是由许多层组成。位于果实核心部位的种子因为形状像豆子,而被称为咖啡豆。
咖啡豆作为咖啡树的种子,集中了丰富的营养成分,是咖啡树的精华所在。
世界上的咖啡树共有三种,真正具有商业价值而被大量栽种的只有两种。一种是阿拉比卡(Arabica),一种是罗布斯塔(Robusta)。(佳邺黄经理教授,还有一种待我查一下)
不同品种的咖啡豆有不同的味道,即使是相同品种的咖啡豆,由于不同土壤,不同气候等的影响,生长出来的咖啡豆也有不同风味。
(1)阿拉比卡豆
阿拉比卡咖啡树喜欢温和的白天和较凉爽的夜晚,太冷、太热、太潮湿的气候,都会对它有致命的打击。阿拉比卡咖啡树需要种植在高海拔的斜坡上,因此采收时人要爬上爬下,难度极高。
但由于阿拉比卡咖啡豆的香味特佳,味道均衡,且咖啡因含量较少,因此虽不易种植,但实际上还是占咖啡总栽种量的70%左右。
阿拉比卡豆多产于南美的巴西、哥伦比亚、中美洲诸国、加勒比海的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牙买加、墨西哥以及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近年来,东南亚的咖啡豆品质也非常不错)
阿拉比卡咖啡豆颗粒较大,大小一致、颜色均匀有光泽。(图片) (2)罗布斯塔豆
罗布斯塔咖啡树耐高温、耐寒、耐湿、耐旱,甚至还耐霉菌侵扰。它的适应性极强,在平地就可生长得非常好,采收也不一定需要人工,可以完全用震荡机器进行。就栽种方面来说,它有许多好处。
但产出的咖啡豆香气较差,苦味强,酸度又不足,且咖啡因含量是阿拉比卡豆的一倍。罗布斯塔咖啡豆味道上比较个性,多做混合调配或即溶咖啡之用。
罗布斯塔豆主要产于乌干达、科特迪瓦、刚果、安哥拉等国。(我认为这个不需要详细介绍,只要介绍其缺点和长相就可以了,这段删了)
速溶咖啡的主要原料就是罗布斯塔豆
罗布斯塔豆颗粒较小,形状大小不一,外观不甚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