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工程 > 工程配套 > 给水排水 > 市政道路雨污水管排水工程施工方案DOC

市政道路雨污水管排水工程施工方案DOC

薇软国际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资料大小:95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0/4/26(发布于广东)

类型:金牌资料
积分:--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排水工程施工方案
编制说明
编制依据
1、************************立交段)工程一次性详细勘察报告
2、************************立交段)工程范围内地形图
3、《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
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版)
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6、国家、行业、地方现行执行规范、规程、标准
2.2、设计原则
1. 雨水管道及合流管道
(1)结合城市竖向规划,充分利用地形就近排放入水体。根据分散和直接的原则,使雨水管道及合流管道渠尽量以最短的距离重力排入涵洞。在地面坡度太大的地方,为了减少管内流速,防止管壁冲刷,在适当地方设置跌水井
(2)合理确定雨水汇水面积和污水服务面积,设计采用“高水高排、低水低排”的原则,根据排放受纳水体、既有管道情况分段排放
(3)确定合理的管道埋深。雨水管道及合流管道起端埋深以使所服务街坊雨水支管能顺利接入为准,并满足与其他管线竖向交叉的需要
(4)结合建筑布局和城市道路布置,使街坊、小区内雨水以最短的距离排入雨水管道及合流管道管渠中。雨水管道及合流管道渠平行于道路敷设,尽量布置在非机动车道下
(5)尽量避免设置雨水提升泵站,尽可能使雨水重力排放
(6)雨水口的布置应使雨水不致漫过路口而影响交通,在道路交叉口的汇水点、低洼处设置雨水口。道路两侧雨水口的间距根据道路纵坡、雨水口的进水量,经计算确定
(7)合理布置雨水排出口
2. 污水管道
(1)污水管道按远期规划设计,管径按远期设计流量确定
(2)污水管道布置力求符合地形变化趋势。尽量采用重力形式的顺坡排水,避免提升以节省运行能耗;尽可能线路短捷,减少管道埋深和管道迂回往返,降低工程造价,确保良好的水力条件
(3)考虑近期的可实施性,管道尽可能沿规划的主干道敷设
(4)仔细研究管道敷设坡度与地面坡度之间的关系。所确定的管道坡度,既能满足最小设计流速的要求,又不使管道的埋深过大
二、工程概况
************************西起************************东岸,路线东行上跨规划************************后,再下************************,终点接滨湖路,全长约4.9公里。本工程起点至************************以西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以东至终点为雨污合流。新建污水管道4570m,管径DN400~DN500;新建雨水管道6791m(包含预埋支管及雨水口连接管),管径DN300~d1800;新建合流管5231m(包含预埋支管及雨水口连接管),管径DN300~d1200
2.1、雨污水流量计算
1、雨水流量计算
(1)雨水量计算采用长沙市暴雨强度公式:
q=1392(1+0.55lgp)/(t+12.548)0.5452L/s.ha
: q--设计暴雨强度(L/sec.ha)
其中 P--设计重现期(a),取P=3
t--降雨历时(min),t=t1 +t2
t1—地面积水时间(min),取值为10
t2--为管内雨水流行时间(min)
(2)雨水设计流量计算
Q=q*Ψ*F
其中: Q --雨水设计流量(L/sec)
Ψ--综合径流系数,取值0.70
F--汇水面积(ha)
(3)合流制排水设计流量
Q=Q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