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IT > IT技术 > 数据存储 > 电子书_图说区块链_232页

电子书_图说区块链_232页

钻石电子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资料大小:16942KB(压缩后)
文档格式:电子书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0/4/17(发布于江西)

类型:金牌资料
积分:--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图说区块链
徐明星 田颖 李霁月 著
中信出版社
目录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01 起源篇
账本演变:一本账的兴衰发展史
价值转移:互联网之后还有什么
信用成本:你能记住多少人的脸
技术创新:从比特币到区块链
02 原理篇
讲一个故事,什么是区块链
讲一下原理,区块链如何运作
讲几个问题,区块链底层架构
03 人物篇
永远的背影:中本聪的99种传说
当尼克·萨博被自动售货机“砸中”
从华尔街走出的区块链女性领袖人物
在《纽约时报》撰写专栏的男子
想投资所有数字资产项目的大亨
04 应用篇
区块链+金融
区块链+互联网管理
区块链+能源
区块链+政府
区块链+医疗
区块链+版权
区块链+物联网
区块链+农业
区块链+慈善
区块链+其他
05 装备篇
比特币简史:从何处来往何处去
区块链词条:人手必备拿好不送
附录
在区块链创业公司做COO是一种什么体验?
区块链公司的“技术大牛”们是不是都怀着改变世界的梦想?
想要让你看懂抽象化的区块链我可能还差100个毕加索!
为了推广没人知道的区块链我们做了哪些疯狂的事?
致谢
推荐序一
夯实通往区块链社会的基础
这个时代变化太快!互联网金融刚刚热了几年,金融科技(FinTech)便取而代之。比特
币的矿工和炒家们刚刚结伙成帮,区块链(Blockchain)便登堂入室形成“链圈”。一波波
新概念让我们眼花缭乱,在不断鼓噪的创新颠覆中,莫名的焦虑感笼罩着所有人。极客们
彼此创造深奥晦涩的词汇来建立行业壁垒,把自己弄得云里雾里,失去了与正常人沟通的
能力。普通大众则马不停蹄地参加各种论坛沙龙,如饥似渴地汲取新知,唯恐坠入智能时
代的底层
我就是这样一个焦虑症患者,一直关注比特币挖矿、极客的算法逻辑和区块链先知们的布
道,不时沉浸在瞬间的快乐和间歇性沮丧之中。面对所有变化——金融的、艺术的、科技
的、社会的,我们都会坚定地向往和跟随这些创新,即便大多数会走向失败,过程却是充
满着大大小小的快活之处。区块链也会是这样的
2016年夏天我参加了加勒比海内克岛(Necker Island)的区块链三天恳谈会。著名嬉皮士
企业家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 Branson)邀请了十几个国家不同领域的人士在海浪和阳
光沙滩的环抱中讨论区块链的应用。没错,这种时空穿越真是让人惊喜。这些来自政府、
法院、情报系统、互联网、艺术、航天和环保机构的30多位彼此陌生的人士组织了十几场
不同主题的讨论会,讨论抓捕逃犯、防范洗钱、保护艺术产权、确认交易真实性、防止贪
污腐败、社会选举、地震救援和濒危生物的保护等,在感受到这些领域鲜活的具体成就的
同时,也在体会一个共同的应用逻辑:这都是建立在大数据分析基础上自发组织、彼此交
叉合作的成果,而且没有一个权威机构或企业在组织这个系统和过程
按在场的一个年轻人的话,我们正在创造一个全新的信任协议,所有参与者都在编写制约
我们行为的程序。没有上帝,没有国王,也没有政府和大公司这样的权威居高临下或者中
心操控,而世界仍然在运行,而且更重要的是,革命正在发生。这个年轻人是亚历克斯·
塔普斯科特,他刚刚与写过《维基经济学》等许多畅销书的父亲唐·塔普斯科特合作出版
了新书《区块链革命》,现在其中文版在中国很畅销。2017年1月,我与唐·塔普斯科特同
台担任嘉宾,并邀约其今年夏天来中国金融博物馆讲演
当时在内克岛的人几乎没有一位是技术专家,没有一位是比特币挖矿者,没有人懂得哈希
算法和双花理论,但大家都信心满满地讨论区块链。很简单,制作电视节目的人不必关心
电视信号如何发射和显现,设计手机的人也不需要了解4G(第4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原理
和每个零件的功能。对于打电话和看电视的消费者来说,更不必有什么深厚的技术储备
最后一天的晚会上,主持人提议所有人为区块链下一个定义,而且彼此不能重复,这真是
有趣的游戏,几位来自非洲和德国的朋友,居然用歌声和Rap(说唱)来表达。几个核心
词就是“信任”、“认证”和“价值转移”。区块链能实现价值转移,是超越信息转移的第二代
互联网。当然,这只是当时的认知,今天我们已经大大丰富了对区块链的理解,而且每个
人都拥有理解的权利,不需要来自某个权威的定义
截至2017年3月,我可以在网上查到的区块链方面的中文书籍达到40种,估计还会有100本
在2017年年底问世。如同当年互联网刚刚进入中国一样,普及书的泛滥也是浪潮的重要先
声。当年的因特网和万维网等译名,陆续被互联网替代,极客们使用的区块链也可能被更
好的译名所替代。互联网金融博物馆在2016年曾发动了两轮译名讨论,我和许多同道中人
更欣赏“公信链”,不过,我也同意许多从事金融监管的朋友的意见,在中国目前的环境
下,“公信”一词有可能被非法集资者滥用,还是留给监管机构判定吧
区块链脱胎于比特币,作为底层技术被发掘和推广。比特币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特别
在中国当下这样一个执着于赚钱赢利的功利环境下,比特币迅速在金融和投资领域深度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