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地区 > 东北地区 > 辽宁 > 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yinzhon***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资料大小:6927KB(压缩后)
文档格式:WinRAR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0/4/9(发布于四川)

类型:金牌资料
积分:--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 二零零五年六月
第一部分 概述
第一章 规划目标
总体目标: 提高桓仁城市整体综合品质,促进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具体目标一:保护桓仁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独一无二的价值。 具体目标二:从规划的角度平衡对遗产的原真性保护与合理利用。 具体目标三:提出可操作的试点项目,服务于遗产保护
第二章 规划背景
一、五女山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地后,对遗产的认识及重视程度加强,对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上日程。 二、除开五女山外,桓仁县城内有着许多独一无二的丰富历史文化遗产,而一些遗产正在逐渐消失,如历史建筑已很难见到踪影,浑江以北的泡子沿水面正在逐渐被吞噬。 三、面对即将到来的日益增多的游客,很有必要预先做好准备工作,从遗产保护的角度综合考虑。从而合理引导旅游,尽量避免由游客带来的负面影响,防患于未然。
第三章 规划结构及范围
一、规划结构 规划包括桓仁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价值的评价(第二部分),现今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具体的保护规划体系(第四部分),对规划实施及遗产管理的简要说明。 二、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桓仁县城及周围山体,北至五女山,东至桓龙湖,南至米仓沟村,西至烟筒山。规划主要是确定县城与周围山体的历史文化关系,保护整个城市的 自然风貌。 第二层次为桓仁县城建成区。北至泡子沿组团,南至米仓沟村,西至上古城墓群,东至五女山,面积约20平方公里。规划主要是确定整体保护框架,整体风貌控制。 第三层次为单个点的保护规划。包括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重要的历史文化点。规划确定其保护要求
第二部分 桓仁历史文化遗产价值评述
第一章 历史价值
桓仁的城市发展史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有重要的贡献。桓仁的历史脉络反映了它的历史价值。 对当地非物质文化较重要的历史时期有高句丽时期,建州女真时期。对当地物质文化形成最重要的历史时期是清朝时期,其次是高句丽时期
表1:桓仁县重要历史时期表
表1:桓仁县重要历史时期表
第二章 物质文化价值
物质文化价值可概括为 一、独具特色的背景山水格局 山体: 背景山脉 重要风水山体 自然资源 水系: 区域水系 县域水系 县城水系 二、独一无二的山、水、城的格局------先天太极,天人合一 三、八卦形城市格局 城市格局 城市街道 四、优秀的建筑及构筑物遗产 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重要文化历史点
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民族文化 桓仁是满族的发祥地之一,五女山古城又是高句丽建国的第一座都城。 二、中国传统天人和一的思想 这包括风水文化,易经文化,太极,八卦在桓仁县的体现。桓仁的城市特点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三、抗日精神 在抗日战争时期,桓仁曾发生过轰轰烈烈的抗日活动。其主要事迹有唐聚五抗日誓师大会,主要留存的遗址有唐聚五誓师大会处(二中操场),唐聚五抗日活动处(天后宫)。其它的相关历史点有抗联烈士纪念碑(北山上),烈士墓(北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