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公开招聘教师考试辅导
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很广)
《论语》、《灵魂论》
心理学概述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
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人的心理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发展的。
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其活动方式是反射。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兴奋和抑制存在扩散与集中,相互诱导。
反射
无条件反射:先天遗传的、不学而能的、固定的反射。也叫本能。
条件反射:后天形成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望梅止渴,谈虎色变
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
第二章 认识过程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与集中。
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但任何一个心理过程自始至终都离不开注意。
注意的特点、功能、分类。
注意的外部表现:产生适应性运动(举目凝视,侧耳倾听)、无关动作被抑制、呼吸动作的变化
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条件)。
注意的品质。
一目十行;手挥五弦,目送飞鸿;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分心
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第二章 认识过程
感觉和知觉是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是其他心理活动的基础。
感觉的概念、种类、规律。
感觉适应(明适应、暗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感觉对比(月明星稀;吃过甜食之后,再吃苹果,会感到苹果是酸的);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补偿、联觉)
知觉的概念、种类、基本特性。
观察、观察的品质、观察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如何使用教具:
应当根据教学需要使用教具
应当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特点使用教具
应当把直观和言语讲解相结合起来
让学生交替使用多种感官感知对象
第二章 认识过程
记忆的概念、基本过程(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编码、储存和提取)、记忆的分类()。
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特点、编码)
遗忘及其规律、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遗忘的原因(观点)、记忆的品质。
有效复习的方法,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想象的概念、种类(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理想、空想;梦;写小说、读小说)、品质。
再造想象、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
第二章 认识过程
语言和言语、言语的种类。
思维的概念、特征、种类。
思维的过程、基本形式。
思维的品质:
广阔性和深刻性;独立性和批判性;灵活性和敏捷性
狭隘性和肤浅性;依赖性和任意性;固执性和迟钝性
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掌握概念。
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第三章情绪与意志
情绪的概念、种类和功能。(以人的需要为中介,四种基本形式,三种情绪状态)
按情感的内容、性质和表现方面的不同,可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三类。
情绪和情感的外部表现是通过人的面部、体态、言语等表现出来的,亦称表情。
情绪情感的变化会产生生理变化: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腺体活动等。
压力与心理反应。
健康情绪的培养。
耶克斯-多得森定律
意志的概念、特征。
意志与认知、情绪过程的关系。
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采取决定(动机斗争)
执行决定
意志品质的特征及其培养
第三章情绪与意志
第四章 个性心理
需要(人与动物都有需要,满足需要的对象和方式有本质不同,丰富性、社会性)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动机的概念、产生的条件、功能。
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
明确学习活动目的
创设问题情境
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
科学地运用奖惩
适当地开展竞赛活动
进行学习成败的正确归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