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工程编号
日期
交底内容:
剪力墙结构大模板普通混凝土施工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砖混结构,外砖内模,外板内模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混凝土浇筑工艺
2施工准备
2.1材料及本要机具:
2.1.1水泥:用325~4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1.2砂:用粗砂或中砂,当混凝土为C30以下时,含泥量不大于5%
2.1.3石子:构造柱、圈梁用粒径:0.5~3.2cm卵石或碎石;板缝用粒径0.55~1.2cm细石,当混凝土为C30以下时,含泥量不大于2%
2.1.4水:用不含杂质的洁净水
2.1.5外加剂:根据要求选用早强剂、减水剂等,掺入量由试验室确定
2.2作业条件:
2.2.1混凝土配合比经试验室确定,配合比通知单与现场使用材料相符
2.2.2模板牢固、稳定,标高、尺寸等符合设计要求,模板缝隙超过规定时,要堵塞严密,并办完预检手续
2.2.3钢筋办完院检手续
2.2.4构造往、圈梁接槎处的松散混凝土和砂浆应剔除,模板内杂物要清理干净
2.2.5常温时,混凝土浇筑前,砖墙、木模应提前适量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
→
混凝土搅拌
→
混凝土运输
→
混凝土浇筑、振捣
→
混凝土养护
3.2混凝土搅拌:
3.2.1根据测定的砂、石含水率,调整配合比中的用水量,雨天应增加测定次数
3.2.2根据搅拌机每盘各种材料用量及车皮重量,分别固定好水泥(散装)、砂、石各个磅秤的标量。磅秤应定期核验、维护,以保证计量的准确。计量精度:水泥及掺合料为±2%,骨料为±3%,水、外加剂为±2%。搅拌机棚应设置混凝土配合比标牌
3.2.3正式搅拌前搅拌机先空车试运转,正常后方可正式装料搅拌
3.2.4砂、石、水泥(散装)必须严格按需用量分别过秤,加水也必须严格计量
3.2.5投料顺序:一般先倒石子,再倒水泥,后倒砂子,最后加水。掺合料在倒水泥时一并加入。掺外加剂与水同时加入
3.2.6搅拌第一盘混凝上,可在装料时适当少装一些石子或适当增加水泥和水量
3.2.7混凝土搅拌时间,400L自落式搅拌机一般不应少于1.5min
3.2.8混凝土坍落度,一般控制在5~7cm,每台班应测两次
3.3混凝土运输:
3.3.1混凝土自搅拌机卸出后,应及时用翻斗车、手推车或吊斗运至浇筑地点。运送混凝土时,应防止水泥浆流失。若有离析现象,应在浇筑地点进行人工二次拌合
3.3.2混凝土以搅拌机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当混凝土为C30,及其以下,气温高于25℃时不得大于90min,C30以上时不得大于60min
3.4混凝土浇筑、振捣:
3.4.1构造柱根部施工缝处,在浇筑前宜先铺5c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或减石子混凝土
3.4.2浇筑方法:用塔吊吊斗供料时,应先将吊斗降至距铁盘50~60cm处,将混凝土卸在铁盘上,再用铁锹灌入模内,不应用吊斗直接将混凝土卸入模内
3.4.3浇筑混凝土构造柱时,先将振捣棒插入柱底根部,使其振动再灌入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每层厚度不超过60cm,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