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IT > 互联网 > 互联网 > 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联盟_无线医疗白皮书_2018.1.13_12页

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联盟_无线医疗白皮书_2018.1.13_12页

高血压联***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资料大小:6208KB(压缩后)
文档格式:WinRAR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19/9/5(发布于北京)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25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12
无线医疗白皮书
前言
医疗
服务关乎人们的生命健康,其发展水平和速度备受
世界各国关注。进入21世纪,中美各国在医疗服
务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和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健
康生活的需求相比,医疗资源不足的瓶颈依旧凸显,各地区医疗
水平发展不均衡的矛盾仍然存在。如何加速医疗产业健康发展,
补齐各地区不平衡发展的短板,提高整体运作效率是全行业思考
的课题
无线通信在过去20年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以话音为
主的2G时代,发展到以数据为主的3G和4G时代,目前正在步
入万物互联的5G时代。移动网络在继续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
的同时,也向全行业提供通用技术能力,借助无处不在的高速互
联网络,提高各行各业的运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借助高速发展的无线通信技术,为医疗健
康产业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整合人工智能成果和大数据智慧,
提高医院移动信息化程度和运营管理效率,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
沉,让高质量的医疗服务飞入寻常百姓家
本书从无线医疗定义、发展背景和价值出发,分析各种应用
场景对网络的需求,提出无线医联网解决方案,阐述其架构和能
力要求,给出实施建议,呼吁产业链各方共同推进无线医联网产
业发展,最后展望了无线医疗未来的宏伟愿景和推进节奏
[无线医疗白皮书]
01无线医疗概述 /P3
1.1 无线医疗的定义 3
1.2 无线医疗的发展背景 3
1.3 无线医联网的价值 4
1.3.1对医院的价值 4
1.3.2对患者的价值 4
02无线医疗应用场景分析 /P5
2.1 无线医疗应用场景分类 5
2.2 无线监护 6
2.3 患者定位管理 6
2.4 移动查房 7
2.5 机器人查房 7
2.6 远程实时会诊 8
2.7 应急救援 8
2.8 无线手术示教 9
2.9 无线专科诊断 9
2.10 远程机器人超声 10
2.11 网络能力需求总结 10
03无线医联网解决方案 /P11
3.1 网络架构 11
3.1.1网络逻辑架构 11
3.1.2网络物理架构 12
3.2 基础网络能力要求 13
3.2.1室内蜂窝网络能力 13
3.2.2安全组网能力 13
3.2.3医疗IoT物联能力 13
3.3 虚拟专网控制能力要求 13
3.3.1智能路由 13
3.3.2联接管理 13
3.3.3能力开放 13
3.3.4高QoS保障 13
3.4 网络持续演进要求 14
04 无线医联网产业发展建议 /P15
4.1 分阶段建网建议 15
4.2 产业链伙伴关系 15
4.3 技术研究、验证和创新示范 16
4.4 产业政策引导与鼓励 16
05 无线医疗未来展望 /P17
06 缩略语 /P19
07 参考文献 /P20
08 联合编写单位 /P21
前言
1.1 无线医疗的定义
无线医疗是指以计算机、可穿戴、物联网、无线通信和云计算等
技术为依托,充分利用有限的医疗人力和设备资源,并发挥大医院的
医疗技术优势,在疾病诊断、监护和治疗等方面提供的信息化、移动
化和远程化医疗服务
1.2 无线医疗的发展背景
医疗服务关乎国计民生,为世界各国所重视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
建设成绩。《中国健康事业的发展与人权进步》白皮书[1]指出,截
至2016年底,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覆盖率达95%以上。2010年
美国《患者保护与平价医疗法案》的实施,医疗保险覆盖面从2011
年的84.3%上升到2015年的91.8%[2]
全球医疗面临医疗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且短时间难以补足。医
生培养的长周期、中美等国医疗保险惠及人数增长、发展中国家医疗
卫生支出占GDP比重持续偏低以及全球老龄化趋势加剧等因素,导
致了医疗资源短时间内难以迅速补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全球卫生
人力联盟联合调查,现在全世界共缺少720万名专业医疗人员,到
2035年该缺口将达到1290万名 [3]。具体到中国的情况,医疗需求
侧和供给侧的矛盾凸显了医疗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从需求侧看,老
龄化加剧和慢病患病率增长需要消耗更多的医疗人力资源,《中国人
类发展报告2016》预测2020年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预期达
到16.3%,2030年达到23.0%,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显示,
中国慢性病患者从2003年到2013年十年间,患病率增长近2倍
(从12.33%到24.52%)。从供给侧看,中国医疗资源供给持续不
足且短时间难以补足,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国
2020年实现每千人口医生数2.5人,2030年实现每千人口护士数4.7
人,相比2015年每千人口医生数2.21人和每千人口护士数2.36人
已有较大提升,但从规划指标数值看,仍低于当前经合组织国家的平
均数[4]
医疗信息化促进医疗健康供给侧改革,缓解医护资源不足
问题。医疗信息化助力医改,有效促进医疗健康服务的创新供
给和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大幅提升医疗健康服务能力和普惠
水平。《中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5]
指出积极应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和可穿戴设备等新
技术,推动惠及全民的健康信息服务和智慧医疗服务,到2020
年,全面建成互联互通的国家、省、市和县四级人口健康信息
平台。《美国联邦政府医疗信息化战略规划(2015-2020)》
计划三年内推广HIT(Healthcar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应用(如高清晰影像、远程医疗和移动医疗等)[6]
基于无线医联网实现医疗信息化,进一步提高医疗效率
无线医联网使医疗信息在患者、医疗设备、医院信息系统和医
护人员间流动共享,使医护人员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医疗信息,
实现医疗业务移动办公,极大的提高了医疗工作效率。Cube
Labs研究指出,无线医疗应用程序可以每天为医疗工作者节约
39分钟 [7] 。例如,无线监护实现了远程病情监控,减少了护士
病区巡查的路途奔波;移动查房借助移动医疗终端,替代了传
统纸质查房,实现了医生对患者病历和影像报告随时随地的调
阅以及医嘱的实时下达
可穿戴设备、物联网和云计算领域创新技术蓬勃涌现,推
动无线医疗高速发展。柔性电子和MEMS技术推动可穿戴设备
领域的发展,出现了医疗手环、心率贴和医疗触觉手套等新兴
医疗设备;传感器和无线技术推动了物联网领域的发展,降低
了医疗设备联网的成本; 云存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推
动了医疗数据存储分析领域的发展,出现了云EMR、云PACS
和云LIS等医疗数据服务平台。在创新技术的推动下,全球无
线医疗市场以超过20%的速度持续高速增长,整体无线医疗市
场2015年和2016年分别为390.3亿美元和454.0亿美元,
预计2020年将达到1101亿美元[8,9]
1.3 无线医联网的价值
无线医疗的快速发展需要一张无处不在的网络,随时随地
连接医生、患者及医疗设备,实现无线医疗的数字化、智能化
和可持续发展
1.3.1 对医院的价值
无线医联网推进医疗业务信息化,促进医疗资源共
享,提升医疗工作效率和诊断水平。无线医疗使医护人员
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医疗信息,实现移动查房、移动护理、
远程查房和机器人医疗服务等,减少了医务人员路途奔波,
提高了医务人员工作的效率。无线医疗提升院间信息互通
和业务协同水平,上级中心医院拥有医疗专家资源和完善
的医疗设施,借助无线医联网可远程指导医疗联合体内下
级医院的医疗业务,提升医疗诊断水平
无线医联网由运营商部署和维护,节省医院运营成
本。以往医院都需要购买大量的通信设备和服务器建立物
理专网保障院内医疗业务的通信安全可靠,还需要投入专
门的运营团队进行日常维护。引入无线医联网后,通信设
备由运营商提供和部署,并负责运维,极大的节省医院在
此方面的投入成本
无线医联网助力医疗融合创新,开展智慧医疗新业
务。无线医联网具备平滑演进能力,将与云计算、大数据、
数字影像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相结合渗透到医疗业务各个环
节,助力医疗朝无线化和智能化发展
1.3.2 对患者的价值
无线医联网医疗效率提升,缓解患者看病难的问题
全球面临医疗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医疗资源不足导致看
病难社会问题突出,中国就医候诊等待时间长,平均候诊
时间约为30分钟[10];美国预约就医等待时间长,预约初
级保健医生的等待时间平均为2.5周 [11]。无线医联网通
过资源高度共享,提高医疗工作效率,减少患者就医等待
时间,从而普遍缓解患者看病难的问题
无线医联网促进医疗资源的流动,协助推进偏远地区
的精准扶贫。全球医疗资源分布相对不均,中国占医院数
量66%的一级及以下医院只承担了不足20%的门诊量和
13%的住院量[12];美国平均每370个人中有1名执业医
师,但美国约有1/4的地区每3500个人才配备1名执业
医师[11]。无线医联网支持远程医疗和急救互联等业务所
需的通信能力,打破了医生和患者的空间限制,使偏远地
区的患者得以远程获取优质医疗资源,尤其是帮助因病致
贫、因病返贫的患者提高健康医疗水平,节省就医成本,
从而实现医疗扶贫
390.3454
图1:全球无线医疗市场规模(亿美元)
1101
201520162020
20%+
34
无线医疗白皮书
01
无线医疗概述
图 3:无线监护示意图
护士工作站
心脏除颤
2.1 无线医疗应用场景分类
正是由于无线医疗的重要性和快速发展,“互联网医疗系统与应用国家工程
实验室”(以下简称国家工程实验室)联合合作伙伴开展了无线医疗的应用场景
分析、创新解决方案孵化和产业化推广等课题研究
结合医疗业务特征,将无线医疗应用场景总结为3大类:
第一类:基于医疗设备数据无线采集的医疗监测与护理类应用,如无线监护、
无线输液、移动护理和患者实时位置采集与监测等
第二类:基于视频与图像交互的医疗诊断与指导类应用,如实时调阅患者影
像诊断信息的移动查房、采用医疗服务机器人的远程查房、远程实时会诊、应急
救援指导、无线手术示教和无线专科诊断等
第三类:基于视频与力反馈的远程操控类应用,如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