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数据 > 情报数据 > 研究报告 > 2018年IC测试行业专题报告-集成电路产业链分工细化

2018年IC测试行业专题报告-集成电路产业链分工细化

威宁电子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资料大小:834KB(压缩后)
文档格式:WinRAR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19/7/22(发布于广东)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25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敬请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深耕产业研究助力资本增值 行业报告 Page 2/18 内容目录1 IC测试产业迎来确定性发展机会,国内专业测试潜在市场空间至2020 年可达300亿元 .......... 41.1 集成电路产业高度分工催生IC专业测试产业,测试环节卡位产业链关键节 点 . 41.2 上游景气、分工细化、自主可控需求驱动行业迅速成长,国内IC专业测试 潜在市场空间至2020年可达300亿元 ...... 61.2.1 上游景气、分工细化、测试自主可控需求驱动行业高速发展,国内IC专业测试领域 存在确定性机会 . 61.2.2 国内IC专业测试潜在市场规模至2020年可达300亿元 ........... 82 国内专业测试处于初级赶超阶段,率先实现突破的公司先发优势明显 82.1 整体封测格局稳定,独立专业测试市占率超过50% ......... 82.2 台湾专业测试占据70%全球市场份额,国内专业测试处于初级赶超阶段 ..... 92.3 技术、规模领先的企业先发优势明显 .......... 113 技术研发水平、市场化程度和资本运作能力构成IC专业测试企业核心 竞争力 .... 123.1独立测试方案开发能力、丰富的测试经验构成技术壁垒 123.2 市场化和资本运作能力强的专业测试企业可实现快速扩张 ...... 134 投资策略:看好技术领先、市场化程度高的专业测试公司 ........ 144.1 利扬芯片(833474.OC):国内产能扩张迅速、市场化能力较强的专业测试公 司 ........... 154.2 威伏半导体:迅速成长的专业测试新兴企业......... 165 风险提示. 17--------敬请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深耕产业研究助力资本增值 行业报告 Page 3/18 图表目录图表1 IC产业商业模式对比 .......... 4图表2 IC测试贯穿集成电路产业链各个关键节点 ........... 5图表3 IC测试分类 .. 5图表4 国内IC设计产业营收(亿元)及增长率 . 7图表5 国内IC设计企业数量变化 . 7图表6 2015-2025年大陆半导体晶圆厂产能全球占比预测(折算成8寸晶圆) ..... 7图表7 2017-2020年大陆IC专业测试潜在市场空间预测 . 8图表8 2017年封测产业各公司占比情况 ... 9图表9 全球IC测试IDM和专业代工厂商产值及占比(亿美元) ....... 9图表10 2017年台湾主要专业测试厂商营收(亿元).... 10图表11 国内主要测试企业与台湾京元电规模对比 ....... 10图表12 以利扬芯片为代表的市场化专业测试厂商发展迅猛(万元) ..... 11图表13 技术、规模领先的IC测试企业具有很强的先发优势 . 12图表14 集成电路电学性能测试分类 ....... 12图表15 晶圆及成品测试方案开发要求 ... 13图表16 IC测试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 14图表17 利扬芯片历次融资及用途 ........... 15图表18 利扬芯片近5年营收(亿元)及增速情况 ....... 16图表19 利扬芯片近5年净利润(万元)及净利率情况 ........... 16--------敬请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深耕产业研究助力资本增值 行业报告 Page 4/18 1 IC测试产业迎来确定性发展机会,国内专业测 试潜在市场空间至2020年可达300亿元1.1 集成电路产业高度分工催生IC专业测试产业,测试环节卡位 产业链关键节点从IDM到垂直分工,IC产业专业化分工催生独立测试厂商出现。集成电 路产业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逐渐兴起,早期企业都是IDM运营模式(垂直 整合),这种模式涵盖设计、制造、封测等整个芯片生产流程,这类企业一 般具有规模庞大、技术全面、积累深厚的特点,如Intel、三星等。随着技术 升级的成本越来越高以及对IC产业生产效率的要求提升,促使整个产业逐渐 向垂直分工模式发展。1987年,台积电创立,将IC制造从IC产业中剥离出来,而后逐渐发展 为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分离的产业链模式。这种垂直分工的模式首先大 大提升了整个产业的运作效率;其次,将相对轻资产的设计和重资产的制造 及封测分离有利于各个环节集中研发投入,加速技术发展,也降低了企业的 准入门槛和运营成本;再者,各环节交由不同厂商进行,增强企业的专业性 和生产流程的准确性。此外,专业测试从封测中分离既可以减少重复产能投 资,又可以稳定地为中小设计厂商提供专业化测试服务,以规模效应降低产 品的测试费用,缩减产业成本。图表1 IC产业商业模式对比商业模式 特点 优势 产业链位置 代表企业IDM(垂直整合)生产流程一体化 规模优势,资源内部整合 —— Intel、三星垂直分工设计、制造、封装、 测试分离,专业分工研发投入集中,技术发展迅 速,产业群规模优势明显, 提升芯片生产效率设计(Fabless) 高通、ARM、华为海思制造(Foundry) 台积电、中芯国际封装 日月光、长电科技测试 京元电子数据来源:公开资料,基业常青集成电路测试卡位产业链关键节点,贯穿设计、制造、封装以及应用的 全过程。从整个制造流程上来看,集成电路测试具体包括设计阶段的设计验 证、晶圆制造阶段的过程工艺检测、封装前的晶圆测试以及封装后的成品测 试,贯穿设计、制造、封装以及应用的全过程,在保证芯片性能、提高产业 链运转效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敬请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深耕产业研究助力资本增值 行业报告 Page 5/18 图表2 IC测试贯穿集成电路产业链各个关键节点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基业常青 设计验证,又称实验室测试或特性测试,是在芯片进入量产之前验证设 计是否正确,需要进行功能测试和物理验证。 过程工艺检测,即晶圆制造过程中的测试,需要对缺陷、膜厚、线宽、 关键尺寸等进行检测,属前道测试。 晶圆测试(Chip Probing,又称中测),是通过对代工完成后的晶圆进行 测试,目的是在划片封装前把坏的祼片(die)挑出来,以减少封装和芯 片成品测试成本,同时统计出晶圆上的管芯合格率、不合格管芯的确切 位置和各类形式的合格率等,能直接反应晶圆制造良率、检验晶圆制造 能力。芯片成品测试(Final Test,也称终测),集成电路后道工序的划片、键 合、封装及老化过程中都会损坏部分电路,所以在封装、老化以后要按 照测试规范对电路成品进行全面的电路性能检测,目的是挑选出合格的 成品,根据器件性能的参数指标分级,同时记录各级的器件数和各种参 数的统计分布情况;根据这些数据和信息,质量管理部门监督产品的质 量,生产管理部门控制电路的生产。图表3 IC测试分类测试类型 产业链位置 测试类容 测试方法 客户 代表厂商设计验证 IC设计描述、调试和检验新的芯片设计,保 证符合规格要求功能性验证和 物理验证设计厂商 ——过程工艺控制测试晶圆制造为了监控工艺,在制作过程的早期 (前端)进行的产品工艺检验测试光学检测等IDM厂商、 晶圆代工厂台湾宜特、闳康晶圆测试 封装前通过电学参数检测等测试晶圆片上 每颗晶粒的有效性,标记异常的晶 粒,减少后续封装和测试的成本电学参数检测设计和晶圆 代工厂京元电子、利扬 芯片、华岭股份成品测试 封装后芯片封装完成之后,测试芯片的功能 实现以及稳定性电学参数检测设计和封装 厂京元电子、利扬 芯片、华岭股份资料来源:《半导体制造技术》,基业常青 --------。。。。。。